上一年還虧48.55億,后一年直接扭虧,這是堪稱年度第一業績反轉了。而這部年度扭虧大戲的主角就是黑芝麻(參數丨圖片)智能。
2024年,黑芝麻智能實現收入4.7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51.8%,創歷史新高。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自動駕駛芯片及解決方案的銷售放量。由此,黑芝麻智能的歸母凈利潤3.13億元,實現扭虧為盈。然而,這一盈利主要源于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0.47億元),若剔除該非經營性因素,經調整凈虧損為13.04億元,同比擴大4.0%。這表明公司主營業務尚未實現自我造血,仍需依賴資本運作和融資支持。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經營虧損分別為7.23億元、10.53億元和16.97億元,除所得稅前虧損分別為23.57億元、27.54億元和48.55億元,經調整虧損凈額分別為6.14億元、7.00億元和12.54億元。
不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黑芝麻智能的整體毛利率從24.7%提升到了41.1%。這個毛利率水平超過了絕大部分車企,但是在同行業中來看,其實也還好。作為對比,行業頭部企業地平線2021-2024年的毛利率分別達到70.9%、69.3%、70.5%,以及77.3%,基本保持在了70%左右,這個毛利率水平比黑芝麻的高出了接近一倍的水平。這意味著,黑芝麻智能的盈利水平隨著今年的業務規模擴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分版塊來看,黑芝麻智能主要有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智能影像解決方案兩大業務。
就營收來看,黑芝麻智能在自動駕駛產品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58.5%,占總收入的92.3%,成為核心驅動力。其中,自動駕駛業務的毛利率從21.4%升至37.4%,得益于SoC(系統級芯片)解決方案中硬件占比降低,定制化算法占比增加。而智能影像解決方案收入微增長,為3630萬元,業務擴張阻力很大。不過,這一塊的毛利率高達85.4%,顯示軟件算法授權業務的盈利能力突出。
而對比歷史業績來看,黑芝麻的進步不小。2021年-2023年,黑芝麻智能實現收入分別為6050萬元、1.65億元和3.12億元。同一時期,自動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貢獻收入分別為3426.1萬元、1.42億元和2.76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56.6%、86.0%和88.5%。
毛利方面,這三年分別為2187.2萬元、4863.1萬元和7714.3萬元,毛利率分別為36.1%、29.4%和24.7%。
對于2025年,黑芝麻智能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與車企的合作,重點拓展龍頭新能源客戶,推動芯片出貨量的增長。
首先是與吉利旗下的億咖通合作,為吉利的高階智駕千里浩瀚提供芯片及解決方案,相關技術將用于2025年上市的多款車型。其次,黑芝麻智能還獲得了一汽集團新平臺的定點項目,能覆蓋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預計今年實現量產。第三,黑芝麻智能還在與東風合作進一步延伸至C1200,預計將推動實現高速NOA的駕艙一體項目量產。
與此同時,黑芝麻智能與比亞迪等其他頭部客戶保持A1000系列芯片和智駕方案的合作,計劃進一步拓展更多智駕車型。黑芝麻智能在年報中表示,該公司A2000芯片已和頭部Tier1正進行基于A2000開發智駕方案,預計今年完成實車功能部署,并爭取實現獲得頭部大客戶對A2000車型定點。
在海外市場,黑芝麻智能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推動海外市場拓展,并且已經與美國、歐洲車企及一級供應商合作,會逐步切入全球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黑芝麻智能正向機器人領域擴展。據黑芝麻智能年報披露,2025年,該公司持續布局機器人市場。據悉,在2025年該公司計劃與傅利葉等企業合作,基于A2000芯片推出具身智能算法,拓展工業、醫療機器人場景,預計其芯片產品和方案將于今年實現機器人領域的批量出貨。
第四就是拓展產品矩陣和應用場景,布局全場景的智能計算。隨著大模型的發展,對邊線以及端側推理算力需求的持續增加,黑芝麻智能的A1000系列、C1200系列以及最新發布的A2000產品,作為基于ASIC架構的AI推理芯片,獲得了更多的應用場景。黑芝麻預測,預計今年公司的芯片以及計算平臺能夠在智能交通、智能工業等場景產生規模化收入。
除此之外,黑芝麻智能還在拓展商用車、車路云一體化及智能影像等業務,并加速相關商業化進程。其中,該公司在商用車領域完成工程環衛車、重載卡車等專用車型布局,聚焦高速干線和廠內無人物流等場景,升級打造Patronus2.0主動安全系統,功能覆蓋AEB、盲區檢測、環視等功能。
在2024年,黑芝麻智能的研發開支達14.35億元,占總收入的30.3%,同比增加5.3%。研發增長主要是因為同時推進C1200的商業化適配和持續進行更高性能的A2000芯片的研發。作為對比,2021-2023年,黑芝麻智能的研發開支分別為5.95億元、7.64億元和13.63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984.0%、461.8%及436.2%。
盡管技術突破顯著,但高研發投入短期內難以轉化為盈利,需關注未來產品商業化效率。并且,在自動駕駛芯片賽道競爭激烈,英偉達、高通、華為、地平線等國內外巨頭加速布局。黑芝麻需在技術迭代速度、客戶粘性和成本控制上保持優勢。
在資金上,黑芝麻智能到2024年年底擁有現金和等價物為14.48億,而2023年年底為12.98億。黑芝麻智能在財報中指出,過往公司主要以股東注資來滿足現金需求。而在2024年,黑芝麻智能的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11.89億,依賴融資活動(凈流入15.52億元)維持運營。而在債務上,該公司2024年借款6.74億元,資產負債率61.7%。
不過,2025年是汽車行業的智駕平權之年,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全力上馬智駕,這對于黑芝麻等服務商來說是好消息。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單記章近期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智駕市場已經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進入平權時代,高速NOA、城市NOA已向主流價格區間普及。
根據其預測,到2025年年底乘用車NOA滲透率將達到20%,到2030年國內L2級以上智能汽車市場滲透率將超過90%,NOA標配搭載量將突破2400萬輛。在這種規模下,黑芝麻智能有望在今年實現更大的增長,并最終推動企業真正實現扭虧盈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