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人才永遠具有稀缺性。
企業的人才爭奪戰更證明了這一點。小米被曝千萬年薪挖角Deep Seek“AI才女”,字節跳動從谷歌、阿里重金挖角科學家,初創公司月之暗面更是以“類GPT-4o”項目吸引微軟研究院核心成員加盟。
這樣頂尖的人才來自哪里?當然是高校!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特意設立院士班和頂尖創新人才班,正是拔尖創新人才的兩大重要項目。
頂尖創新人才班是由院士擔任導師,與院士班相比更注重跨學科融合和創新能力培養,如人工智能、智能生產等拔尖創新人才,目標是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撐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尖班”是從未來技術學院遴選,動態進出機制,后續將隨著探索深化,逐漸擴大遴選范圍。
2024年5月,哈工大設立院士擔任導師的頂尖創新人才班,經過學生申請答辯、導師嚴格選拔,未來技術學院2023級本科生中29名學子入選哈工大首屆“尖班”。
“尖班”的專業方向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三大領域。
大一入學后,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學術志向,自愿申請參與院士導師的指導計劃。院士導師將根據學生的申請材料、面試表現以及個人特質,進行初步篩選并決定是否接納學生進入院士團隊。
確定指導關系后,導師將根據學生的基礎、志向以及發展目標,為學生量身定制研究任務,培養學生的發現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創造力。
導師將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不斷對學生進行“畫像”,全面了解學生的特質和潛質,為后續培養和動態進出做出針對性的規劃。
畫像階段一般為兩年,第二學年結束后,導師需明確學生進入成長階段或退出“尖班”。
進入成長階段的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積極開展與博士學位論文相關的研究工作,積累學術創新成果,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完成本科綜合設計——論文。
大三學年結束獲得推免資格后,依據本科學業完成情況,學生可隨時申請畢業,并通過“博士研究生招生優秀生源快響行動”獲得直博資格,提前轉段進入博士階段培養,再用3-4年時間達到博士畢業標準。
即6-7年內完成本博貫通培養。
“頂尖人才永遠具有稀缺性”,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近年來不僅是企業,高校也紛紛出招”搶奪”人才。
只要細看哈工大的“尖班”培養機制,就能看出哈工大給出了最好的資源和最寬松的政策,無論是人才進出機制、院士導師、專業選擇還是“6年本博貫通”,無一不在釋放誠意,也難怪近年來生源越來越優質,因為以“學霸”的聰明才智,當然知道哪所高校最具“性價比”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