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還是扛不住了,公開表示想和中國談談,此話一出,國內鷹派炸開了鍋,畢竟就在半個多月前,他還在信誓旦旦地推行加稅政策,聲稱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關鍵一招。
可如今,面對美國國內經濟數據的一片慘淡,特朗普似乎開始動搖了,但中國這回還愿意相信他嗎?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從2025年1月20日正式開始,而2月作為他任內的首個完整月份,經濟數據卻給了他當頭一棒。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月通脹增幅大幅超出預期,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超0.8%,年化通脹率逼近5%,遠高于市場預期的3.5%。
這些數字背后,是美國經濟在關稅政策高壓下的真實寫照,特朗普團隊一再強調,加征關稅能刺激國內生產、減少貿易逆差、讓制造業崗位回流美國。可現實卻是,企業在關稅成本的擠壓下,要么選擇漲價轉嫁給消費者,要么削減產量保利潤,結果就是通脹高企和需求萎縮的雙重打擊。
美國不少汽車制造商們就抱怨,來自中國的零部件價格因20%的關稅大幅上漲,生產成本隨之水漲船高,最終只能讓消費者為新車多掏腰包,可消費者也不是傻子,錢包癟了,自然就少買東西,經濟循環就這樣一步步被拖入泥潭。
更別提就業市場了,特朗普承諾的“制造業復興”還沒看到影子,倒是服務業因為消費疲軟裁員不斷。2月非農就業數據只新增了8萬個崗位,遠低于預期的15萬,其中不少還是臨時工。
諷刺的是,特朗普的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支持者們還在社交媒體上歡呼,說這是“關稅大勝”的證據,可除了這些忠實信徒,經濟學家、企業家,甚至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都沒人相信美國經濟能在特朗普的關稅牌上翻身。
所以特朗普現在也坐不住了,3月27日,他在白宮記者會上罕見地放低姿態,說“對取消中國商品關稅持開放態度”,還愿意和中國談談怎么取消3月初的加稅命令。此話一出,外界一片嘩然,畢竟一上臺就喊著要“教訓中國”,如今剛過兩個月就改口了,難免會被人視為服軟。
但特朗普也沒辦法,通脹高企,民怨四起,企業叫苦不迭,連共和黨內部都開始有雜音,前財長姆努欽的顧問公開說:“這關稅政策弄得一團糟,比我們想的還嚴重。”華爾街更不客氣,3月中旬道瓊斯指數跌了1200點,分析師直呼“特朗普衰退”的風險在逼近,面對國內壓力山大,特朗普不得不調整策略,想靠談判給自己找個臺階下,他急著談,不是他仁慈,而是他沒轍了。
那面對特朗普拋來的談判橄欖枝,中國要不要接住呢?短期看,取消關稅當然能減輕雙方壓力,尤其是對美國消費者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可長遠看,中國沒理由在這個節骨眼上急著妥協,特朗普越著急,越說明美國的手牌在變少,而中國的選擇卻在增多。
要知道,美國經濟越虛弱,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就越深,20%的關稅聽著嚇人,可美國超市里還是中國貨占了大半,這不是中國強迫的,是市場規律,所以中國完全可以穩住,等美國自己扛不住。
更重要的是,如今全球市場格局變了,歐洲、日本、東盟這些地方對中國敞開懷抱,美國的單邊主義反而給了中國更多空間,再加上特朗普的政策翻來覆去,今天加稅明天談和,誰知道他下步怎么走?中國沒必要跟著他的步子亂跑。
說白了,特朗普急著加稅又急著談和,暴露的不僅是美國經濟的短板,還有他自己的底氣不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信息來源: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特朗普:愿討論取消此前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問題》
財聯社:《“特朗普解放日”倒計時!高盛拉響警報:美國經濟衰退幾率飆升至3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