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高浩翔
2025年3月31日,卓爾智聯發布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卓爾智聯實現營收1623.59億元,同比增長超29%,凈利潤9336.1萬元,同比增長超42%,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營收利潤的雙增長,呈現出穩健增長態勢。
業績增長背后,得益于卓爾智聯海外大宗貿易規模的擴大,以及數據科技產品業務的增長。這家總部位于武漢的老牌商貿企業,正通過“數字貿易+實體商貿”雙輪驅動,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前瞻布局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深化線上線下融合,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高效賦能。
緊抓出海機遇,CIC業績大增
中資企業出海,正成為新的時代大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連續8年保持增長,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
從早期的低成本產品出口,到形成品牌差異化優勢,再到完整產業鏈體系的建設,中國“出?!毙问揭辉兕嵏驳投恕我坏穆肪€,繪制出大航海時代新藍圖。
在此背景下,卓爾智聯來自海外的營收顯著增加。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卓爾智聯海外營收達到406.68億元,同比上漲超過380%。
這背后,是卓爾智聯旗下各個業務板塊的大力出海。如旗下深耕海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總部位于新加坡的世界商品智能交易中心(CIC)的表現,就格外亮眼。
自2018年10月上線以來,CIC就深耕海外大宗商品線上交易領域,聚焦煤炭、鎳礦、銅礦、鐵礦石及電解銅等交易品類,為全球貿易商提供交易配對、通關報關、供應鏈物流、全球合規性監管等一站式數字化服務,幫助企業降低國際貿易風險,提高流轉效率。
2019年,CIC更是推出基于貿易的智能搜索引擎“Trade Data”,通過與新加坡海關、港務集團打通數據資源,建立了一個擁有超過100個貿易大國、4000萬家企業的貿易數據庫。
隨后Trade Data又升級至“TradeData.Pro”,增加商業智能可視化、宏觀洞察與盡職調查等服務,以及AI客服接入、基于客戶搜索記錄智能推薦、勾勒客戶畫像等功能,大幅簡化了國際貿易的復雜性。
此外,為保證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順利進行,CIC還在繼續加深與世界500強企業日本丸紅商社的合作,在拓展跨境貿易金融服務布局,為更多參與國際貿易的中小企業用戶提供線上融資解決方案的同時,降低交易成本,拓寬渠道,提升交易效率,為全球貿易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金融解決方案。
持續進化的CIC,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涌入,為未來持續的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24年12月,CIC累計注冊用戶16654家,累計交易額超293億美元。
而在CIC之外,包括中農網、卓鋼鏈在內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也同樣在海外市場上持續發力。如在黑色大宗商品方面,面對鋼市的諸多挑戰,卓鋼鏈積極做出轉型,緊跟鋼鐵產業輕量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步伐,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也開始將國內優質鋼鐵產品推向國際市場,順利完成熱軋高強鋼送至沙特阿拉伯的跨境業務,邁出跨境出口業務堅實第一步。
中農網也同步加強向外探索的步伐,依托數字化平臺與強大供應鏈資源,積極推動旗下香辛料板塊的出海戰略的實施。目前,中農網出口業務成功已經進入南非、印度尼西亞等多個海外國家。下一步,還計劃加大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市場的開發力度。
中農網還緊跟國家振興種業戰略,積極推進產能建設,2024 年新疆阿克蘇工廠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國內頂尖的孜然加工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涵蓋辣椒精加工生產線及國際先進的食品級無塵車間的二期工程也已啟動建設,預計 2025 年可實現全面投產,不斷優化中國農業向外輸出的能力。
大模型賦能業務發展,打開新增長曲線
近年來,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創新發展,數字經濟從數字化邁向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不再是簡單的相加,而將是全方位的滲透,進而帶來生產效率的倍增。
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數字貿易平臺的卓爾智聯,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機遇。卓爾智聯已前瞻布局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技術,用以重構旗下中農網、卓鋼鏈、化塑匯以及ClC等B2B交易平臺,幫助企業降本增效,進一步提升交易效率、倉儲物流效率、資金效率等協同能力。
如中農網,就始終積極推動企業及行業數智化轉型。早在2023年10月,平臺就曾重磅推出了白糖行業首款大語言模型“AI糖”;2025年1月,又發布面向實際工作場景的智能助手AI小易(內測版)。
而為更好的服務客戶,中農網還率先完成滿血版 DeepSeek-R1與智能助手 AI 小易的接入,進一步提升企業智能化發展水平。自DeepSeek接入后,其強大的數據搜索和深度分析能力,使AI小易的思維處理和數據解讀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接下來,中農網還將著力完成DeepSeek與“AI糖”等行業場景化應用的深度對接,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實現現代化發展。
與此同時,卓鋼鏈研發的輕量級定制化SaaS服務系統——卓鋼云也已經升級至MES加工制造領域,以保安全、低成本、高價值、輕模式、重服務五大優勢,助力企業實現高績效、智慧管理平臺應用目標。目前,卓鋼云已服務客戶2000多家,助力企業人效比提升30%,線上運營效率提升20%,成為一站式鋼鐵產業鏈數智化服務專家。
化塑匯也結合行業業務場景,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搭建集供應鏈、數字供應鏈、數字化云工廠、敏捷化倉儲物流、產融科技于一體的新型數智科技服務體系,鏈接產業鏈上中下游的數據連通,幫助傳統企業擁抱數字化、智能化的便捷服務。
特別是化塑匯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與再生塑料明星企業雙巍環保打造再生塑料數字云工廠,更是全力推動數智化平臺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目前,該工廠已成功鏈接300多家上游回收商、120余家下游企業,實現原料供應近30000噸。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讓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左右。
政策號召下,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紅利也將更加顯著。積極布局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深耕產業互聯網細分領域,通過持續的延鏈、補鏈、強鏈,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與升級、探索產融新模式的卓爾智聯,有望打開新的增長曲線。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漢口北“樞紐”效應再擴大
在數字貿易蓬勃發展的同時,卓爾智聯始終堅持深耕實體市場。
2024年9月,卓爾智聯董事會主席閻志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曾指出,經過擴張、并購、多元化等探索和嘗試,卓爾需要回歸漢口北。“要尋根,找力量。”
而卓爾智聯的根,就是漢口北。卓爾智聯2007年投資建設的漢口北國際貿易城,如今已是全國建筑規模最大、交易額第二的現代商貿市場,并至今仍在積極求變。
過去一年,漢口北國際貿易城不僅借著去年十月,武漢成功獲批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的契機,成為武漢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中唯一商貿綜合企業。作為樞紐的核心載體,漢口北國際貿易城在全國首創“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推動物流行業向集群化、集約化、精細化發展。
還以供應鏈思維運營實體市場,鏈接優質原產地與消費終端,相繼打造了“從花卉基地到賣場”的“鮮花鏈”,從“全國產地到全球集中倉”的“辣椒鏈”,“從大海到餐桌”的“海鮮鏈”,以及以“華紡鏈”為主體,鏈起湖北紡織服裝供銷兩端的“紡織服裝鏈”,將傳統批發市場提檔升級為供應鏈基地,開發眾多消費新場景、商業新業態。
其中,華紡鏈上鏈企業 10035 家,布碼頭匯集國內外 1000 多家源頭面料廠商的產品。而漢口北“辣交所”干辣椒交割倉(冷藏庫)也已正式投入使用,“辣交所”分店在長沙高橋與南昌青云相繼開業,成為中西部地區“辣椒源頭直采”的大型集成化交易中心;漢口北鮮花小鎮已建設成為集花卉及花卉相關產品展示、交易、服務等多方位于一體的、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花卉交易服務中心。
此外,過去一年,漢口北國際貿易城還在持續推進數實融合,上線數字化管理平臺 2.0 版本,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強化平臺數據整合和資源配置能力,提升運營效率的同時,持續探索“市場+供應鏈+直播+倉配”的直播經濟發展業態。
并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板塊。目前,漢口北低空港啟動運營,已有漢口北至白馬市集等3條低空航線獲批,服務于海鮮、服裝、醫療物資等高價值物資運輸的同時,未來計劃逐步拓展無人機即時配送、低空城市觀光旅游等場景應用。
正是這種緊跟時代的持續創新能力,在過去十數年來幫助卓爾智聯應對電商沖擊、疫情挑戰、數智化浪潮、市場調整等一系列變化帶來的挑戰?;蛟S正如卓爾智聯創始人閻志在2025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說的那樣,商業是一條奔騰的激流,進化不會一蹴而就。只有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擁抱每一個浪潮的來臨,才是一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