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已經全面進入到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壓力巨大,與之相對的則是年輕人生育率的持續下滑,新生兒數量更是屢創新低,這使得我國對于計劃生育政策進行頻繁調整,二胎、三胎政策更是先后出臺。
即使各種利好生育政策先后出臺,但仍舊無法改善我國生育率持續低迷的現狀,甚至生育率呈現持續下滑趨勢,對于我國未來發展埋下隱患,為此國家決定動真格,專家推出催生三胎的好主意,引發民眾熱議,那么目前我國生育率究竟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原因的導致我國年輕人生育意愿的持續下滑?國家對此又將采取怎樣的措施,引發何種爭議呢?
只要人口還在減少,好處就會越來越多,之前我說的這句話,那現在逐一應驗了吧,最近幾天大家都在聊呼和浩特生育補貼的事情啊,確實補貼的力度也比較大,一盒一次性補貼1萬元,二孩補貼5萬元,三孩補貼10萬元,那補貼的金額相對是非常可觀的,因為現在很多重點一二線城市生育補貼也就一兩萬,并且呼和浩特針對生育補貼不僅補貼金錢,還有穴位上的補貼。
在全市出生并落戶的三孩及以上兒童,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可在全市自由選擇學校。自由選擇學校這幾個字的含金量大家應該能體會到吧,這相當于直接打破了學區房的一個限制,之前我就說過,隨著人口的減少,高溢價的學區房泡沫都要受到擠壓,因為人口都沒了,都在負增長,學區房必然也會成為鼓勵生育的條件之一,包括今年的兩會工作報告里面也明確提出將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
因此開頭我都說了,人口減少的好處現在是來的越來越快,那當然了,呼和浩特給予生育補貼,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留下人才,吸引人才,同時為這個城市做貢獻,從這個補貼的條件里面,也能夠體現出這一點,要求人防戶一致,且新生兒首次落戶在呼和浩特市,說好聽點你需要在這個城市扎根生活,說難聽點你必須得買房接盤,并且現在來看,呼和浩特房價的跌幅比例還是比較大的。終止研究院數據顯示,二月份呼和浩特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13%,二手房環比下跌0.44%。
更重要的是呼和浩特雖然現在人口沒有負增長,但可流動性人口是越來越少了,數據顯示2023年呼和浩特常住人口凈增長5.3萬人,而城鎮化率已經高達80.72%。也就是說,能進城的早已經進城了,因此現在只能大范圍的鼓勵生育,給予補貼,而鼓勵生育只要錢到位,短期內,其實還是可以改變現狀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湖北天門市。2024年出生人口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長17%。
而出生人口八年來第一次實現由降轉增,原因就是生育補貼力度比較大,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別可享受9.63萬、16.51萬補貼,那補貼疊加后最高可達22.51萬元,那雙職工、教師和醫務人員生育上還是最高可達28.51萬元,并且還包含大量的購房補貼,有網友表示就已經領取18萬的購房補貼的,并且這個補貼還可以疊加其他的一些購房補貼。
而天門市的這個平均房價也就四千多,那這樣一對比,補貼力度還是非常大的那這直接導致2024年天安門市出生人口大幅度上升,并且購房數量也出現了很大程度的一個增長,截止2024年年底,天門市商品房銷售9015套,銷售面積106.7 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1%,等你開發投資連續七個月居全省第一,是全省唯一房地產投資銷售面積增速九回正的城市。
年輕人想要結婚生子,買房則是前提,動輒需要花費數十萬元背負沉重貸款,生活水平大大降低,而且現如今彩禮現象愈演愈烈,高昂的彩禮同樣令婚姻變得艱難,與結婚成本相對的,則是孩子的養育成本迎來提升。
教育體制愈發內卷,校外培訓班幾乎伴隨孩子童年歷程的始終,大量家庭對于養育一個孩子都感受到沉重壓力,財力情況不足以支撐響應國家的二胎、三胎政策,而且由于遭受疫情影響,我國大量行業面臨困境,大量職工下崗失業。
現代人35歲中年危機更是愈演愈烈,生活成本不斷提升,生育欲望不斷降低,生育率降低的第二個因素,則是年輕人生活理念的改變,隨著21世紀到來,西方觀念傳入我國,強調關注個人生活,我國由此誕生第一批的丁克家庭,由于生活成本的不斷提高,養育孩子變得艱難。
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仿照日本昭和一代選擇躺平,不社交、不結婚、不生育,降低了生活煩惱,從而導致我國生育率的持續走低,但是對于國家發展而言,過低的生育率無疑將會導致未來勞動力的嚴重不足,對于國家發展而言有弊無利,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推動二胎、三胎政策落實,專家更是提出一系列的“好主意”,引發民眾的廣泛爭議。
三、專家推出三胎政策施行建議引發民眾熱議
目前我國為了對于躺平一族進行打擊,重新恢復年輕人的生育熱情,將計劃在繼承權領域進行動手,限制躺平一族的繼承權。
專家建議如果年輕人沒有孩子,便不能繼承父母的遺產,以這種方式來“刺激”生育,該政策建議堪稱“瞠目結舌”,一經發布便遭受到民眾的廣泛熱議,大部分民眾認為其不符合人權原則,因此對于該政策進行堅決的抵制。
需要明確的是,在我國法律中對于繼承權有著明確的描述,繼承權是每個國民具備的基礎權益之一,且每個國民也都具備生育選擇的自由,因此將生育權與繼承權進行強綁定從而推動二胎、三胎政策落實的行為,無疑是對于個人權利的冒犯,但也有網友認為,該建議雖然略顯“偏激”。
但一旦推出確實能夠對于生育率改善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未嘗不可作為改善生育率的一種舉措,除此之外我國眾多兩會委員同樣在會議上對于改善中國生育率現狀進言獻策,其中較為具備實踐價值的建議,是按照家庭生育子女的數量進行財政補貼,以此來降低家庭子女撫養壓力。
導致年輕人生育率不斷下滑的另一個原因,與職場中對于女性存在的不公平對待關系緊密,對于大量的企業來說,由于擔憂女性職工入職之后休產假白領工資,對于女性職工十分不友好,很多適育女性由于擔憂事業前景,將生育工作不斷后延,且女性職工有產假,但男性職工并沒有陪產假,這導致女性職工在懷孕期間難以得到悉心照顧,同樣打擊到年輕家庭的生育熱情。
因此未來職場需要做出改革調整,保障女性的產假權力,并且令男性職工獲得一定的產假來陪伴妻子,制度健全之后,生育率才能迎來一定的改善。
由于面臨嚴峻的生活壓力,結婚生子成本的不斷提升,導致年輕人對于婚姻、生子談之色變,令中國新生兒數量不斷減少,面對新生兒數量增長困境,我國專家提出爭議性建議,將繼承權與生育權進行綁定,引發民眾熱議,除此之外,對于二胎、三胎家庭進行經濟補助,保障女性職場權力,同樣可以起到提高生育率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