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養老金調整即將拉開帷幕,各地會依據調整通知制定具體的調整方案,由于31個省份人均養老金水平存在差異,調整水平也會有所不同,那么在31省份人均養老金排名中,前五名和后五名分別是哪些省份,其中是否有你的家鄉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此前,有網友整理過人均養老金的排名表,其中西藏、上海、北京、青海、浙江位列前五名,四川、廣西、海南、湖南、吉林則是排在倒數五位,從人均養老金的金額來看,2024年西藏、上海、北京已超過5000元,而湖南、吉林等地僅3000元出頭,不過,這些數據僅供參考,并不夠嚴謹,要準確核算人均養老金水平,還需依據各地人社部門公布的退休人員數據以及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的情況。
從國家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以及實際核算結果來看,西藏、北京、上海、青海、新疆的人均養老金相對較高,以北京市為例,截止2023年,北京退休人員數量為340萬,當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是達到是2681億元,據此計算,北京2023年人均養老金為6751元,遠高于網友統計的五千多元的水平,再來看一下新疆,截止2023年退休人員數量為167.92萬人,當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為997.74億元。
經計算2023年新疆人均養老金為4952元,算上2024年養老金的上漲,人均養老金已經是超過5000元,與之形成先一名對比的是黑龍江省,湖南、江西、四川、重慶的人均養老金在全國排名墊底兒,這與網友整理的數據有著較大的出入,四川和重慶人均養老金排名靠后,著實令人意外。
以重慶市為例,2023年退休人員數量超451萬人,當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為1632.57億元,由此可算出,重慶2023年人均養老金在3016元以內,再來看一下湖南,2023年退休人員數量為564萬人,當年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是2177元以內,2023年人均養老金為3217元,除上述前五名和后五名的省份外,其他省份的人均養老金大多都在3200元至4000元之間。
鑒于今年養老金將繼續上漲,這些地方的人均養老金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養老金水平的差異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退休人員數量、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等等,隨著養老保險體系的不斷完善,相信各地區養老金水平會逐步趨于合理和均衡。
這里再給大家說個政策,現在很多地方鼓勵個人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每年最高能繳1.2萬元,還能享受稅收優惠,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養老金待遇。
雖說地區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可個人也能通過一些辦法來提高自己的養老金待遇,比如說跨省流動人員,要是在發達地區參保滿10年,就能鎖定高基數,像在西藏工作10年,養老金基數能上浮20%呢。
在黑龍江、吉林這些工齡“洼地”的群體,當地允許補繳1996年前的工齡,補登5年視同繳費,每個月就能多拿150元。還有浙江、廣東這些地方,靈活就業者可以按300%的檔次繳費,退休后的待遇比按最低檔繳費能提升3倍呢。
2025年養老金調整,既是對區域平衡的一次重新校準,也是咱們個人規劃養老金的重要時機,現在各省的細則馬上就要公布了,建議參保的朋友們通過“電子社保卡”實時關注地方政策,主動抓住“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這些制度帶來的好處,讓自己在晚年生活中能有更多的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