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直接搶,可最后還是退了850,現在的第三方平臺可謂是離譜至極!
3月29日,高先生只因一次誤操作,近萬元打了水漂,當他尋找客服的時候,平臺卻以按規則需扣費拒絕,網友看到直呼“合理合法的搶”!
那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誤操作背后的天價手續費
高先生一家計劃去日本看望在那邊留學的孩子,二月份的時候,在同程旅行平臺購買了總共花費15113元的家庭機票,原本想開開心心出發,卻碰上了一件麻煩事。
因為行程有了變化,高先生想把機票改簽一下,結果操作的時候不小心點成了“退票”,這一下可讓他損失慘重,將近一萬元打了水漂,退給他了850元。
高先生發現情況不對,馬上聯系購票平臺想辦法補救,希望可以恢復訂單,或者是改簽補差價,但平臺直接拒絕了他的請求,最后只退還了5221元。
這讓高先生十分生氣,他也不是有意的,只是誤操作,不過就算是自己取消,那也不應該直接扣除94%的手續費,因為這趟航班距離起飛還有5個月的時間。
這件事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機票退改簽的高額費用問題,大家對此議論紛紛,希望能夠得到更合理的解決方案。
高先生的遭遇并不少見,許多消費者都在機票退改簽時遇到過費用過高的問題。消費者購買機票后,如果行程有變需要退票,經常被告知要扣除大部分費用,有些甚至高達95%。
還有些消費者僅僅是購票時選錯了日期,幾千元的機票就幾乎等于作廢,只能退回很少一部分錢,消費者感到非常無奈。
眼看溝通無果,高先生是選擇在網絡上求助,希望有網友可以給他一些建議,能夠挽回一些損失,隨后就有記者聯系到了高先生,把事情了結之后,也是聯系到了平臺。
可平臺卻以按規則需扣除手續費為理由來拒絕退款,并且稱已經告知總部,問題在處理中,平臺的這種處理方式不禁讓人生氣。
退改簽費用甚至比機票本身還貴,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這類規則應該更加透明,費用應該更加合理。
高先生他并非故意要退票,只是操作出了小問題,而且距離起飛時間還早,平臺有足夠的時間再把票賣出去,為什么還要扣這么多錢呢?
不僅僅是高先生,近年來,機票退改難、手續費過高的問題屢遭詬病,珠海周先生因選錯時間退票,14232元機票僅退4992元,上海龔先生購票5分鐘后退訂,6000元機票僅退269元,類似案例顯示,退票費普遍達票價的50%-90%,甚至超過票面金額。
按照民航規定,如果航空公司的問題導致航班取消,旅客可以獲得全額退款,但是,如果旅客自己要退票,就需要根據退票時間支付一定比例的退票費。
實際情況是,航空公司和售票平臺會根據機票的折扣力度設置更具體的退票規則,折扣越高的機票,退票手續費往往也越高。
這意味著,購買低價機票的旅客,如果退票,可能需要支付非常高昂的退票費,甚至相當于全部票款,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因此,購票前務必仔細閱讀退改簽條款。
規定的不明確,讓平臺可以隨意解釋,這樣就給收取高額退票費留下了機會,因為規則沒有說清楚,平臺就能自己說了算,這樣一來,消費者就可能要承擔不合理的退票費用。
平臺一心追求利益,容易忽略消費者的正當權益,這顯然是不恰當的,“天價”退票費的出現,暴露了行業規則對消費者權益的忽視,平臺掌握更多信息,卻常常把退改簽的詳細規定藏在復雜難懂的條款里,讓消費者難以完全理解。
結語
空業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需在盈利與服務間尋求平衡,當前,高鐵等替代交通方式的服務提升正倒逼航司改革,東航、南航已試行24小時內“買貴退差”政策,但適用范圍有限,長遠來看,唯有提高規則透明度、優化服務體驗,才能重建消費者信任。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經視直播---2025.03.30:《山西男子按平臺提示退改簽機票,扣費近萬元引爭議》
原文刊登于大象新聞---2025.03.31:《男子1.5萬機票款退票被扣1.4萬,平臺:需扣除手續費》
原文刊登于瀟湘晨報---2025.03.30:《男子退機票被扣費近萬元!平臺:按規則需扣費,還在處理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