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會議決定,從2008年起,將每年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癥關注日”,旨在提高人們對自閉癥患兒的關注。2025年4月2日是第18個世界自閉癥日,今年的主題是:“落實關愛行動實施方案,促進孤獨癥群體全面發展”。
自閉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又稱孤獨癥,是一組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范圍狹窄以及重復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征的兒童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患兒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語溝通技能受損,同時伴有一定的行為異常和智能障礙。
自閉癥孩子的特征有哪些?
一、社會交往和交流障礙
1. 社會交往障礙
孤獨癥兒童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他們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
存在親子依戀關系缺陷、共同注意缺陷,通常不會建立友誼、不能正常游戲、難以遵守社會規則。
2. 交流障礙
孤獨癥兒童在言語或非言語交流方面存在障礙,多數兒童語言發育較同齡兒遲緩。
部分患兒甚至在2-3歲時仍不開口說話,有的孩子語言能力出現倒退或停滯。
雖然具備一定語言能力,但常難以理解或表達有意義的語言,可能出現重復刻板語言或自言自語等。
二、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
要求環境固定不變,堅持每次都以固定的同一方式去做某件事情。
對固定時間的電視節目有依賴,如有改變就會尖叫或者拒絕執行。
專注于某些物品,或者對特定物品特別感興趣,如喜歡圓的物品、可旋轉的玩具等。
家長如何發現孩子有無自閉癥的傾向?
家長可通過以下五步法來觀察:
1. 不(少)看
自閉癥患兒早期即開始表現出對有意義的社交刺激的視覺注視缺乏或減少,對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視減少。
他們不看人或看人眼神飄忽而過,或者看人視而不見,更喜歡看物體。
2. 不(少)應
在聽力正常的情況下,對父母的呼喚聲充耳不聞,叫名字反應不敏感。
這通常是家長最早發現的表現之一。
3. 不(少)指
缺乏恰當的肢體動作,無法對感興趣的東西提出請求。
如在12月齡時,不會點頭表示需要、搖頭表示不要,缺乏有目的的指向、手勢比劃等。
4. 不(少)語
多數自閉癥兒童存在語言延遲,小月齡時語言發育就出現異常。
沒有咿呀作語、模仿發音,或者表現為正常語言出現后言語的倒退,出現難懂、重復、無意義的語言。
5. 不當行為
表現出不恰當(刻板、機械)的物品使用及相關的感知覺異常。
包括旋轉、排列及對物品的持續視覺探索,如將小汽車排成一排,旋轉物品并持續注視等。
孤獨癥的治療方式
孤獨癥的治療以教育康復為主,藥物治療為輔。教育訓練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癥狀,提升患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言語和非言語交流能力,減少重復刻板行為,同時促進智力發展,培養生活自理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力爭使部分患兒在成年后具備獨立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目前尚缺乏針對孤獨癥兒童核心癥狀的藥物,藥物治療主要用于緩解共患病癥狀,如注意缺陷多動、攻擊自傷、睡眠障礙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