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授家中被抄:一場沒有證據的"學術獵巫"?
【離奇搜查】
3月28日,美國FBI突襲印第安納大學王曉峰教授住所,這位網絡安全領域全球排名第一的學者,家中被翻得一片狼藉。奇怪的是,執法部門至今未公布任何罪名,校方卻已先下手為強——3月初就將其職務全免,官網資料刪除得干干凈凈。這種"先炒魷魚再調查"的操作,讓學術圈炸開了鍋。
【學術絞殺三部曲】
定點清除:王曉峰身兼NSF安全中心主任、ACM安全主席等要職,手握200多項專利,卻在沒有任何司法程序的情況下被剝奪教職
輿論審判:美媒刻意強調其華裔身份,卻對搜查理由諱莫如深,活脫脫復制MIT陳剛教授"間諜烏龍"的套路
人才清洗:從胡安明到陳剛再到王曉峰,美國高校近年已解雇超20名華裔科學家,"中國行動計劃"的幽靈仍在游蕩
【制度性歧視】
表面看是反間諜斗爭,實則是學術體系的系統性崩壞:
政治綁架科研:NIH要求所有科研經費申請者申報與中國合作細節
種族定性審查:亞裔學者獲批聯邦資助的概率僅為白人同行的63%
成果收割機制:美國大學常以"知識產權"為由,強行剝奪外籍學者研究成果
【蝴蝶效應】
這場風波正在引發全球震蕩:
歐盟推出"學術避風港"計劃吸引華裔科學家
《自然》期刊發文警告"學術冷戰將延緩人類科技進程"
當實驗室的安檢門開始檢測思想,當論文署名要看國籍,當科研經費附帶政治審查——這才是對人類智慧最大的諷刺。王曉峰事件不是個案,而是敲響的警鐘:當偏見取代證據,當政治凌駕科學,失去的不僅是學術自由,更是全人類的進步階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