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風新聞報道,近日,長江和記公司擬將其持有的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大港口在內的43個港口出售給美國財團的消息,引發國人高度關注和強烈質疑:為何如此輕易將這么多重要港口轉讓給不懷好意的美國勢力?由此,人們進一步發出靈魂拷問:在大是大非面前,當事的企業家應怎么取舍,帶領企業駛向何方?歷史早已給出答案: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偉大的企業家從來不是冷血投機的逐利者,而是熱誠傲骨的愛國者!商場如戰場。企業家的想法要超脫時代十年甚至是二十年。
巴拿馬運河(資料圖)
近日,李嘉誠的港口事件也是鬧得沸沸揚揚。據消息人士透露,港府在近日意外得知長和集團將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后,立即與該公司取得了聯系。長和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將出售其在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199個泊位的權益,其中包括在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運營權益,價值高達230億美元。長和集團預計將從這筆交易中獲得190億美元現金。一位來自港府方面的消息人士表示:“雙方此后一直保持聯系,試圖尋找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特朗普上臺之后,大力推動對中國造船與航運業的制裁措施。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通知,宣布對中國的海事、物流和造船業進行301調查,并提出了一系列擬議的限制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征收高額港口費、對使用中國制造船舶的運營商收費、對在中國造船廠有訂單的運營商收費等。3月:美國計劃舉行公開聽證會,討論上述制裁措施。聽證會將討論三種收費方案,包括對中國籍船舶運營商每航次征收最高100萬美元或按凈噸位收費。
所以李嘉誠這個時候把港口出售的意義不言而喻。巴拿馬運河的戰略價值無需贅言。作為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咽喉要道”,其每年承載全球6%的海運貿易,通行船舶近萬艘,收入超50億美元。近日新任國務卿魯比奧訪問巴拿馬,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其“減少中國影響力”;同期,巴拿馬政府宣布退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并對長和港口的特許經營權發起審計,指控其“違憲”。這種“組合拳”直接動搖了長和在巴拿馬的根基、在美國主導的地緣博弈中,所謂的“法律保障”不過是一紙空文。
巴拿馬運河(資料圖)
與此同時,財聯社近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會見來訪的美國黑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雙方就全球經濟與金融趨勢、中國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紅燕陪同會見。
“黑石所持有的一個投資集團有可能會收購香港的一個企業,來控制香港在巴拿馬運河的相關企業股權。進行收購的企業是一個美國的財團,原因也是來自白宮的壓力,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在3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路透社記者如此發問。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我們對有關的商業交易不做評論。”還有諸如美國如今大打貿易戰的態勢,據稱使得白宮的電話都快給打爆了。原因很簡單,美國商貿各界人士不希望這樣簡直類似揮刀自宮般的打法。
出口貿易(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長說得非常清楚:中美經貿關系是相互的、平等的。如果選擇合作,雙方都能受益;如果一味施壓,中國肯定會堅決反擊。這不是在威脅,而是說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合作對雙方都有好處,對抗則兩敗俱傷。中美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上互相依賴很深,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沒有贏家。更何況從長遠來看,違背經濟規律搞貿易霸凌,只會削弱自身的優勢和競爭力。美國與其繼續走貿易戰這條不歸路,不如盡快回到合作共贏的正軌上來,這也是全世界的期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