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
北京的中考政策又迎來調整:
2025年3月18日,北京教委宣布,計入中考成績的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物理、體育與健康,滿分510分。
歷史、地理、生物、化學四門科目調整為考查科目不再計入總分。
考試科目從10門減少到了6門。
圖源:首都教育
這次中考新政策引起熱議:
理工為王的時代,取消生物和化學,孩子還有競爭力嗎?
更現實的問題是,北京中考改革后,孩子應該如何規劃?
科目減少,競爭加劇
從這次中考新政策減少考試科目來看,表面上是給孩子減輕壓力,但實際上,競爭并沒有減少。
因為這次改革的重點,并不是簡單地減少考試,而是想讓孩子們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以往,中考的很多科目,比如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很多內容都可以通過提前背誦拿高分。
于是“題海戰術”變成了一種普遍做法,孩子們拼命刷題,真正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卻沒能得到提升。
如今這些學科從考試變為考查科目,減少這些學科的權重,就是希望孩子們能把時間花在更需要思考和應用的學科上,而不是只靠刷題拿分。
考前刷題、背知識點、套模板,能考高分,但不一定學得深入。
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讓教育回歸到真正的學習能力培養上,而不是單純的應試。
如果家長還是按照過去的方法,只關注考試分數,而忽略了孩子的綜合能力培養,最終吃虧的還是孩子自己。
國際化學校可能會成為新選擇
有一個現實問題是,雖然化學、生物從中考里“降級”了,但它們的學科價值并沒有變。
這幾年,AI、大數據、芯片、生物醫藥這些高科技行業越來越火,理工科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未來十年、二十年,科技將繼續主導社會變革,扎實的理工科基礎將成為許多學生競爭力的關鍵。
中考改革后,不再計入總分的科目,學校和老師大概率不會太重視這些學科。
學生也可能因為沒有壓力,干脆就應付一下。
對于大多數還沒有確定自己未來發展方向的孩子來說,這也會無形中減少了他們探索科學的機會。
如果在初中階段沒有打好基礎,形成興趣,等到高中再去補,難度會大大增加。
尤其是對于未來想學理工科,想沖STEM方向的學生來說,科學學科的削弱可能不是個好消息。
這恰恰讓國際化學校的吸引力變得更大了。
國際學校的課程體系,比如IB、A-Level、AP等,一直在加強科學教育。
IB要求學生必須選擇一門科學類課程,并且強調跨學科思維;
A-Level允許學生自由選課,化學、生物、物理依然是熱門學科;
AP課程中的AP化學、AP生物更是申請海外大學的關鍵科目。
換句話說,如果公立學校的課程體系讓部分家長覺得“少了點什么”,那么國際課程的吸引力可能會進一步上升。
這幾年,已經有不少家庭因為國內教育改革的調整,選擇送孩子去讀國際學校,甚至直接考慮美高。
這次改革之后,這種趨勢可能會更明顯。
國際學校、雙語學校變得更受歡迎,家長們在選擇教育路線時,可能要比以前考慮得更多、更遠了。
中考改革后,孩子該如何應對?
中考改革雖然與國際化學校的家庭沒有直接關系,但也能嗅到國內學科教育的風向標,做到知己知彼;
對于體制內的家庭來說,原本孩子可以靠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拉分,現在這條路被堵上了。
面對這樣的變化,我們該如何應對?
核心科目均衡發展
考試科目減少,意味著可拉分的空間縮小,每一門學科的成績都變得更加重要。
尤其是數學、語文、英語這三科,失分的影響會更大。
因此,孩子們需要調整學習策略,不僅要鞏固基礎,還要盡量把單科成績提升到更高水平,避免短板拉低整體分數。
學習方式要升級
近年來,考試的方向已經從傳統的死記硬背,逐步向能力型、應用型測試轉變。
數學更注重思維能力;英語考試則更加偏向聽力、閱讀理解和語言運用能力;語文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的考察越來越靈活;
因此,孩子們不能再只靠刷題,而要提高綜合素養,比如通過大量閱讀提升語感,通過思維訓練增強數學理解力。
物理可能成為“拉分王”
在這次改革中,物理仍然保留,這意味著物理可能會變難,成為新的“拉分王”。
物理本身概念抽象、邏輯性強,對理解能力要求較高。
因此,建議家長提前關注孩子的物理學習,避免物理成為短板。
未來的教育趨勢,已經不再是“拼刷題、拼死記硬背”的時代了,而是更加注重綜合能力、身體素質和個人成長。
學校和社會都希望孩子們具備更全面的素質:良好的體能、健康的心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等。
這些能力,才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關鍵。
所以,這次中考改革,不僅僅是給孩子減負,更是在提醒家長——是時候換一種教育思維了。
學習的本質,從來都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政策在變,考試在變,真正能適應未來挑戰的,是那些懂得學習、善于思考、敢于探索的孩子。
本文授權轉載自菁kids北京(ID:Jing-kids),北京國際教育和社區資訊首選中文平臺,帶你了解京城國際學校,探討擇校、留學、中產家庭生活方式。
-每日教育新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