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170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上海普陀區真北三小區在獨居老人家中安裝了一套智能系統,被稱為“智慧六件套”,包括紅外、水表檢測、電流檢測、煙感、門禁和緊急按鈕。當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48小時沒有進出大門記錄等情形發生,這些裝置就會發出預警,提示街道或居委會及時安排人員上門查看。
720度全景漫游沉浸式體驗真實場景,根據觀眾所處點位自動觸發“隨走隨聽、隨走隨講”,如此智能的3D虛擬博物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每一處場景都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在數字化賦能下,藝術文化正變得觸手可及。
如今在上海,一批批與經濟、社會、民生、文化等相關的智慧場景層出不窮......正如量子物理學家玻爾所言:“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它。”
2024年12月13日,楊浦區復興島上,全球首個“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實驗室”正式揭幕。這里誕生的不是簡單的數字孿生鏡像,而是一個能感知、決策、進化的時空三維智能體——它通過量子化思維重構城市神經網絡,讓黃浦江畔的摩天樓群與虛擬世界的粒子流實現“糾纏態共振”。當陸家嘴的機械臂調酒師與張江的量子計算機同步運算,上海正以“超導態”跨越智慧城市的傳統邊界,書寫一部虛實共生的未來都市宣言。
01
城市神經系統的升維革命
什么是“量子城市”?“量子城市”又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量子城市不是超級英雄電影中的量子世界,也不是晦澀難懂的現代物理學概念,“量子城市”是引用了“量子糾纏”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生動地形容了“實體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的關系——
在靜安區的南京西路商圈,上萬個智能井蓋,既是物理世界的應力傳感器,也是虛擬城市中實時演算的“量子比特”,其內置應力傳感器0.02秒內可預測管網故障的72種疊加態可能性。
在徐匯地下物流隧道中,直徑1.5米的管道不僅是貨物通道,更是“時空壓縮長廊”。借助量子隱形傳態原理,包裹信息提前抵達目標節點,直徑1.5米的管道網絡以25m/s速度運輸貨物,使地面貨車流量減少43%。
虹橋樞紐的AI交通指揮系統引入量子退火算法,1476路攝像頭的數據流在量子云端并行處理,每0.5秒生成全域交通的“最優解波函數”,實現全域交通態勢更新。
與此同時,美團在浦東建立的"超腦"即時配送系統通過量子機器學習,讓3.6萬臺配送機器人日均完成78萬單,配送誤差率降至0.17%,相當于在10^15種路徑組合中瞬間鎖定最優解。
瑞金醫院的納米機器人集群已實現“量子隧穿投藥”——突破毛細血管壁的經典勢壘,將藥物精準送達病變細胞。與之呼應,楊浦區“防疫天網”通過手機信令的量子加密傳輸,14分鐘內完成千萬級人口接觸者追蹤,誤報率低于十億分之一。
?上海規劃資源
這些看似孤立的技術節點,實則是城市神經突觸的具象化——這些傳感器在日后的城市建設和更新過程中將成為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
02
空間折疊的量子表達式
“云宇星空大模型”強調土地是有限的,但是空間作為一個三維的概念,包括了深海、天空和宇宙,是無限的——
外灘SOHO的智能幕墻展現量子世界的波粒二象性。其32000塊光伏玻璃既是發電單元,也是分布式量子計算節點,構成分布式能源網絡,表面納米涂層根據PM2.5濃度自主切換凈化空氣模式。
臨港立體交通樞紐正實踐 “量子芝諾效應”,地下15層的自動駕駛隧道、地面磁懸浮軌道與空中無人機航道的垂直整合,創造了XYZ三軸延展的交通維度,AI調度系統以量子蒙特卡洛算法動態平衡流量。同時,上海地鐵正在測試的"時空壓縮"系統,通過AI調度將同軌道列車間隔縮至68秒,相當于在時空中鑿出并行隧道。
靜安公園智能長椅搭載量子壓力傳感器,可探測使用者情緒的“薛定諤態”。當焦慮指數超越閾值,次聲波發生器觸發量子相干調控,使腦電波趨于穩定。黃浦江沿岸的燈光藝術裝置,則通過量子隨機數生成器,將人流密度與天氣數據轉化為色彩情緒圖譜,演繹德布羅意波的美學表達。
03
超弦理論下的都市文明
在量子能量網絡中,我們還需要重構文明語法——
上海已發放超過1800萬張數字身份憑證,市民在便利店購物、醫院掛號、政務辦理等237個場景實現"無感通行"。但這種便利背后隱藏著哲學拷問:當人的生物特征與數字ID深度綁定,我們是否正在制造德勒茲所說的"分形主體"?
長寧區"數字弱勢群體關愛系統"通過分析2000余項行為數據,自動識別數字鴻溝中的老年人。但系統在試運行期間將7.3%的年輕"數字游民"誤判為需要幫扶對象,暴露出算法倫理的灰色地帶。
當徐匯濱江的保潔機器人因"過勞"引發系統故障,是否應當參照《勞動法》設定機器人的工作時長?浦東法院正在審理的全國首例"機器人傷害案",或將重新定義《民法典》中的侵權責任主體。
以上場景目前還未在現實發生,但隨著“量子城市”從目標到框架到實踐的一步步推進,未來城市的模樣也越來越清晰。
原創作者:“上海轉型發布”特約撰稿人
責任編輯:胡珊毓
策劃審核:夏 雨
READ MORE
怎么轉行賣保險的人多起來了?
3-31
未來已來,你我將如何與機器人共處?
3-28
誰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第一城”?
3-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