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云南漫記】38. 盧漢公館紀念云南起義和平解放的“老將”
從朱德舊居出來,我依照導航的指引,本想重游十年前去過的云南大學。途中,一棟醒目的黃色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大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昆明盧氏公館”。好奇心驅使,我決定一探究竟。
盧漢公館位于翠湖東南側,在綠樹的環繞下,一幢別致的法式建筑靜靜矗立,這里便是著名抗日愛國將領、云南起義領導者、原云南省政協主席盧漢的住宅——翠湖南路4號盧漢新公館。因它緊鄰盧漢原來在青蓮街的舊公館而建,所以也被稱為盧漢新公館。
這座公館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目前昆明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磚石結構法式建筑。建筑整體呈八角形,共兩層,采用磚墻、木屋架結構,部分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屋頂是陡坡影山平瓦,側面呈正三角形,盡顯哥特式風格的獨特韻味。石柱、門套、窗套等石構件上,精美的浮雕裝飾隨處可見,墻體立面和窗體巧妙運用幾何構圖,簡潔明快又富有變化,展現出獨特的形式美感。
走進公館,起居室里的壁爐散發著溫暖氣息,主次臥室及餐室的落地式門窗與陽臺相連,東西側的三面體凸窗設計別具匠心。紅瓦白墻搭配灰色邊框線條,色彩和諧美觀,加之從法國進口的質感上乘的皮質沙發,大面積印花的復古窗簾,以及華麗尊貴的水晶燈,每一處裝飾都精致入微,彰顯著公館的豪華大氣與獨特韻味。就連木材都是從菲律賓進口的柚木,窗玻璃則是來自法國的彩色花玻璃,歷經歲月仍不失奢華格調。
沿著小徑穿過屋子,來到公館背面,綠植繁茂,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別有一番寧靜之美。
如今,這座外表典雅氣派、外壁明黃的公館,靜靜佇立,不熟悉它的人很難想象,它曾見證過風云變幻的歷史時刻。1949年12月9日,為了蒙蔽蔣介石安插在昆明的軍政要員和特務,盧漢以召開重要軍事會議為由,在公館內扣押了西南長官公署長官張群、第八軍軍長李彌、第二十六軍軍長余程萬等軍政要員,并力促各方起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有力支持下,云南實現了全境和平起義,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在云南建立反共基地的陰謀,為解放大西南立下了卓越功勛。
為紀念云南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經過修繕的盧漢舊宅——盧漢公館,設立了“云南起義紀念館”。館內生動展現了盧漢精心籌備云南起義的艱辛過程,以及他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的艱苦卓絕、錯綜復雜的斗爭,充分彰顯了他舍身為民、機智勇敢的高尚精神。
盧漢公館由新、老兩部分構成。老公館建于20世紀30年代,典型的法式建筑風格,室內裝飾充滿歐式風情,飄窗寬敞明亮,留聲機、歐式沙發等陳設,將會客廳裝點得富麗堂皇。而盧漢,這位彝族出身、原名盧邦漢、字永衡的傳奇人物,1895年2月6日出生于云南昭通,畢業于云南陸軍講武學校,在中華民國時期執掌云南軍政大權4年多,是最后一任“云南王”。
相比蔡鍔、唐繼堯和龍云等歷任“云南王”,盧漢的名氣或許不算響亮。但他一生謹慎低調,憑借智慧與謀略,在各方勢力間巧妙周旋,不斷壯大自身勢力,最終成功策劃起義。日本全面侵華時,他毅然投身抗日戰爭,其晚節如黃花般芬芳,贏得了“黃花晚節香”的贊譽。也正是因為他率部起義,云南才得以和平解放,百姓免遭戰火涂炭。
如今,公館內許多房間復原了當年的場景,專門的展室詳細介紹了云南起義的相關史實。一樓通過文字、照片、文物,生動再現了云南起義的全過程,會議室里的蠟像更是逼真模擬了當時的緊張氛圍。二樓則介紹了盧漢先生的生平事跡,以及他與前任龍云的關系。
漫步展室,舊日的文件、書信、老照片依次映入眼簾,細細品讀,才發現歷史書中輕描淡寫的背后,實則是無數緊張驚險、千鈞一發的時刻。
新公館建于老公館東側,與老公館色調一致,建筑風格卻更為簡約,曾是盧漢子女生活學習的地方。建國后,盧漢將公館捐贈出來,用于省政府的對外接待。這里承載著民國時期的暗流涌動,見證了歷史的風云變幻,也感受著新中國的和平安寧。
從盧漢公館出來,我繼續前往云南大學,遠遠便望見白底紅字的云南大學牌匾。
十年后再拍云南大學大門口和95級臺階。
然而,門口的牌子卻寫著“今日預約已滿,改日再來”。我向保安求情,表明自己是外地游客,卻依然未能如愿。保安無奈地說:“這不是我說了算的,要是我的地方肯定讓你進去。”最后,我只好拍下95級臺階的照片,帶著一絲遺憾返回酒店。
(1645 圖18 2025/2/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