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市位于海南省東部沿海,陸地面積171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53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53.6 萬人(2024 年數據)。是海南省東部的交通樞紐,北距海口市78公里,南距三亞市163公里。市內東臨南海,北與文昌市、定安縣交界,西與屯昌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接壤,南與萬寧市毗鄰。瓊海市地勢西高東低,臺地、平原多,地勢平緩,山地少,陡坡地比例小,土壤類型豐富,包括稻土、磚紅壤、潮沙泥土、濱海沙土、赤紅壤等、這里不僅是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節點,被譽為 “華僑之鄉”“紅色娘子軍故鄉” 和 “中國溫泉之鄉”。瓊海市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不明顯,干季和雨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4.8℃,年均雨量為2129.9毫米,年均日照時數為1918.8小時,年平均風速為2.2米/秒,年均相對濕度83%左右。
歷史沿革
瓊海有悠久的歷史。西漢屬珠崖郡玳瑁縣,初元三年(前46)屬朱盧縣,建武十九年(43)改屬珠崖縣。三國屬珠崖郡朱盧縣。晉屬合浦郡玳瑁縣。南北朝宋、齊、梁、陳先后分屬越州、崖州、珠崖郡的朱盧縣、珠崖縣。隋屬珠崖郡顏盧縣。唐貞觀十三年(639)屬容瓊縣。唐顯慶五年(660),析容瓊縣置樂會縣,治黎黑村(今長坡鎮煙塘墟),隸瓊州。宋大觀三年(1109),樂會縣改屬萬安軍。政和元年(1111),樂會縣復屬瓊州。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析樂會縣西北境新附的519個黎族峒寨的二萬余戶黎族人口置會同縣,屬瓊州路軍民安撫司。明洪武元年(1368),會同、樂會2縣屬瓊州府。三年(1370),瓊州升為府。1912年會同、樂會2縣屬瓊崖道。1914年,因與湖南省辰沅道會同縣同名,會同縣改名瓊東縣。1950年4月,瓊東、樂會2縣解放,屬海南軍政委員會。1951年4月,屬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8年12月,瓊東、樂會、萬寧(北部地區)3縣合并為瓊海縣。1959年11月,萬寧縣析出復置。1968年4月,屬海南行政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改屬海南行政區公署。1984年5月,改屬海南行政區。1988年4月,直屬海南省。1991年為瓊海縣,隸屬于海南省。1992年11月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縣級市),為海南省管轄縣級市。至今不變。
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一、地理與歷史:山海相擁的人文沃土
瓊海市背山面海,地勢西高東低,母瑞山余脈橫貫全境,萬泉河、九曲江等河流滋養出肥沃的平原。境內最高峰白馬嶺海拔 1264.4 米,海岸線長 82.3 公里,擁有龍灣、博鰲等天然港灣。歷史上,這里是宋代以來中原移民南遷的重要聚居地,1958 年由瓊東、樂會、萬寧三縣合并得名 “瓊海”,寓意 “瓊州東海岸”。
二、經濟與產業:自貿港下的多元引擎
- 醫療健康產業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是全國唯一的醫療旅游國家級試驗區,已引進 28 家醫療機構,特許藥械品種超 175 種,形成 “國際新藥械進入中國的最主要通道”。2024 年,樂城先行區與富海產業園聯動,推動生物制品研發、醫美抗衰等產業集聚,全年接待醫療旅游人次增長 35%。
- 會展經濟
依托博鰲亞洲論壇,瓊海打造 “濱海會展旅游經濟帶”,2024 年舉辦會議會展 524 場,其中千人以上會議 22 場,醫療類會議 92 場,會展業綜合收入 34 億元,增速全省第一。
- 熱帶農業
世界熱帶水果之窗引進 680 種熱帶水果,成功產業化種植 380 種,燕窩果、手指檸檬等特色品種暢銷全國。2024 年熱帶水果種植面積新增 8000 畝,種苗技術創新帶動農民增收。
- 海洋經濟
潭門中心漁港升級為國家級漁港經濟區,“一港兩岸” 規劃推動水產品集散交易,2024 年海洋經濟產值增長 12%。
三、旅游與文化:三色交織的詩意畫卷
- 藍色濱海游
- 博鰲東嶼島
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可參觀國際會議中心、玉帶灘(三江入海口自然奇觀)。
- 南海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收藏 7 萬余件南海文物,2024 年推出 “南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吸引游客超 50 萬人次。
- 紅色文化游
-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修繕后年接待游客超 50 萬人次,通過實景演出再現瓊崖革命歷史。
- 王文明故居
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展示瓊崖革命早期斗爭歷程。
- 綠色生態游
- 萬泉河漂流
從煙園水電站至會山鄉,全長 15 公里,兩岸熱帶雨林密布。
- 博鰲樂城先行區
不僅是醫療旅游目的地,還規劃建設低碳生態社區,2024 年新增綠地面積 20 公頃。
- 鄉村體驗游
- 沙美村
獲評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融合南洋風情建筑與紅樹林濕地,年接待游客超 30 萬人次。
- 留客村
依托蔡家宅(海南僑鄉第一宅)發展民宿經濟,2024 年新增精品民宿 12 家。
四、交通與基建:立體網絡激活全域
- 高速公路
2025 年 1 月 G9812 高速公路延長線通車,實現 “鎮鎮通高速”,從會山鎮到博鰲機場車程縮短至 20 分鐘。
- 跨海大橋
樂城大橋 2025 年 1 月通車,連接嘉積城區與樂城先行區,車程縮短 20 分鐘,推動產城融合。
- 航空樞紐
博鰲機場 2024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00 萬人次,開通至北京、上海、香港等 20 條航線,臨空經濟區規劃發展航空維修、通航服務。
五、政策與未來:自貿港的 “試驗田”
- 封關運作
作為海南自貿港重點區域,瓊海 2025 年底將實現封關,推動 “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醫療健康、會展等產業享受稅收優惠和跨境便利。
- 產業升級
富海產業園聚焦醫療藥械研發與制造,2024 年簽約宇博創新產業城等項目,總投資超 58 億元。
- 生態保護
萬泉河流域實施 “保護中發展” 戰略,2024 年整治排污口 21 個,修復紅樹林 209.6 公頃,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評價體系入選全省典型案例。
六、民生與社會: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
- 教育
2024 年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 600 個,武實小教育集團瓊海小學入選全國人工智能教育基地,職業教育與樂城先行區合作培養醫療護理人才。
- 醫療
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投用,醫共體建設經驗獲國家衛健委推廣,每千人口執業醫師數全省前三。
大路鎮文化站獲評特級綜合文化站,東坡笠、苗繡等非遺產品成為旅游 “爆款”,2024 年舉辦文化惠民活動 113 場次。
- 就業
2024 年城鎮新增就業 5354 人,“瓊海雜糧師傅” 勞務品牌帶動 1.14 萬人就業,脫貧人口務工目標超額完成。
結語
瓊海市以博鰲亞洲論壇為國際窗口,以樂城先行區為產業引擎,以萬泉河為生態紐帶,正加速構建 “醫、旅、會、農” 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隨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臨近,這座濱海城市將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成為海南東部 “國家公共外交基地、國際醫療健康產業新高地、國際旅游會展目的地”。無論是探尋紅色歷史、體驗醫療前沿,還是享受熱帶風情,瓊海都將為游客和投資者提供獨特的 “海南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