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后的1955年,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的十年時間里,校級以上軍官配發的各種各樣的軍裝有多少種類?各種類型的軍裝用得是什么樣的面料?不同的年代又有什么樣的變化等等問題。如果不是當年的親歷者,或是裝備部門的人,一般人很少有人分得清講得明的。
六七十年后的今天,想要確切了解和理清實施第一次軍銜制十年軍裝的制作、發放和變化,也是非常難的。畢竟,那一代人基本都離開了我們。
1955年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前的幾年,就授銜后各級軍官軍裝的種類和樣式確定與設計,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按照評銜后的軍官級別,設計了不同的軍裝樣式和選擇了不同的軍裝面料。當年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校級以上軍官的軍裝面料基本以毛料為主,尉官以下(含士兵)軍裝面料以棉布為主。
軍裝樣式和面料確定好了,各單位就開始忙碌起來了。軍裝的樣式由專門部門規劃設計,同時根據不同的軍裝,選擇不同的面料。最后按照要求,除了棉布之外,還選擇了幾種毛料:華達呢、毛嗶嘰、麥爾登呢、馬褲呢和柞蠶絲織物等等。
1955年9月底,大家翹首以待的軍銜制開始實行,在頒發軍銜之前,“五五式”軍裝提前下發。授銜后,熠熠閃亮的軍銜配上嶄新的軍裝,人民解放軍軍裝從此改朝換代,鳥槍換炮了。
五五式軍裝發下來后,不同級別的軍官發放了不同面料的軍裝。不同季節,不同樣式;不同場合,不同服裝;不同級別,不同種類。洋洋灑灑,眼花繚亂。
從元帥、將軍、校官、尉官到士兵,都領到了屬于自己軍階的軍裝和制服。分門別類一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軍裝類型:
校級以上軍官發放兩類軍裝,軍禮服和軍常服。
軍禮服每人一套,湖藍色,面料為華達呢。
軍常服分夏裝與冬裝。夏裝將軍以上面料是毛嗶嘰,校官面料是柞蠶絲織物;冬裝將軍以上面料是馬褲呢,校官是麥爾登呢;大衣均是馬褲呢(一種說法是馬褲呢大衣是1962年才開始發放的)。
尉官和士兵軍裝不分禮服和常服。只分夏裝和冬裝,面料均為棉布,有人字呢、斜紋布與平紋布。
1958年,人民解放軍開始重新改革和調整五五式軍裝。具體是校級以上軍官的藍色軍禮服開始逐漸被黃色軍常服取代,五五式軍常服逐漸作為軍禮服出現在公開場合(1955年校官以上發放的麥爾登面料的軍常服,開始作為軍禮服)。
爾后,1961年和1964年從尉官晉升到校官的,不再發放藍色的華達呢軍禮服,只發放黃色的麥爾登軍禮服了;軍大衣用馬褲呢取代麥爾登呢軍大衣。直到1965年軍銜制取消,這些復雜的五五式軍裝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了。
五五式校級以上軍官軍禮服(華達呢))
五五式校級以上軍官軍常服(麥爾登呢)
五五式(六二年)校級以上軍官軍大衣(馬褲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