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編內和編外人員每當看到清退編外人員信息時都感到很是疑惑不解:咋又清退編制內外人員?實際上,這不是又清退編制內外人員,這都是在機構改革五年計劃的過渡期內。對于中央國家機關進行的機構精簡和機關事業單位正在試點的編外清理之后可能出現的部門超編問題都有一個逐步消化的五年過渡期。
前年年初的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簡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同時引發人們關注的還有不少地方早已或正在進行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人的清理規范,這其中哈爾濱市從2023年3月初起集中力量和時間開展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人清理規范工作,之后已經有不少地方紛紛效仿跟進。
2020年全國有5個省份(內蒙古、江西、山東、山西、黑龍江)被確定為全省范圍內進行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包括機構精簡和編外人員清理規范。為了規范編外聘用人員管理,控制編外用人規模,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很多地方通過機構、人員、功能等的有機調整以實現事業單位的系統性整合。
在當今由于三年的疫情持續影響而導致的各地財政支出壓力逐漸增大的大環境下,對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進行清理規范更是顯示出了開展這項工作的必要性,因而除了以上提到的5個試點省區之外,也有不少非試點省市區同樣進行了這項工作,這也是形勢所迫,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減輕財政支出壓力。
之前看到一則信息,湖北某市全面摸清市直編外聘用單位涉及67家主管部門,177家單位,鎖定編外聘用人員3400人,通過清理規范,比上年同期減少326人,節省財政成本大約1500萬元,這相當于每人每年將近5萬元的額外支出節省了。這是該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編外聘用人員的清理規范工作,建立了長效機制。
對于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精簡,各地也都有相應具體措施,江蘇省前年印發通知,力爭前年起到2025年,每年支持成功自主創業20萬人,事業單位專技人員離崗創業三年內保留人事關系和基本待遇,在原單位繳納社保和職業年金,正常晉升薪級工資,按規定連續計算工齡,參與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崗位等級晉升。
江蘇省這種鼓勵人員離崗創業的做法可以緩解供養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斷增大的財政支出壓力以及解決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現象,實際上這只是人員的縮減而不是編制的縮減,因為編制還是保留的,基本待遇也是可以享受的,但毫無疑問的是,財政供養人員的財政支出壓力會明顯得到減輕,換句話說就是可以節省很大一筆財政資金。
現在的問題是各地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包括編內人員和編外人員的縮減和清退而節省出來的財政資金能否用到現有的在編在崗人員身上,也就是能否提高在編在崗人員的工資待遇。之前看到有位上海網友發布的與此相關的信息(如上圖所示),說當地財政局下發征求意見稿,三年內要實施裁撤編外人員計劃,至少會裁減20%以上。
這位上海網友感嘆:看來經濟極寒風暴真的已經來臨,一些單位的確存在事情多但人手不足的問題。如果真的要實施這個政策,那可能需要一個人身兼數職。另外,今年國家層面已經明確今后將會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清退編外人員之后,編內人員的工作量和勞動強度都會相應加大,編內人員的工資待遇還會再提高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