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唐代最會寫情詩的男人,李商隱自己的感情經歷,可以用五個字來形容:癡情不多情。
李商隱一生經歷過3次刻骨銘心的愛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他的第一段感情,這一段不為世人所知的愛。
唐代素有“崇道之風”,全國上下都流行學道求仙的風氣。不到20歲的李商隱也在這股求道之風中,來到了玉陽山當道士,住在玉陽觀中。就在距玉陽觀不遠處的靈都觀中,住著一位修道的公主。在這位仆從如云的公主身側,有一位面容清秀、活潑靈動的小道姑,名叫宋華陽。這是李商隱與她的第一次相見,這一見,便再難回頭。
此時的李商隱和宋華陽都是情竇初開的年齡。兩個人很快墜入了情網。
紙是永遠包不住火的, 這場轟轟烈烈的地下戀情最終被公主發現了。李商隱被趕下了山,宋華陽被公主送回了宮中。就這樣,兩個人散落在滾滾紅塵之中,沒有了音信。
愛而不得后的李商隱寫下一首絕美佳作作,全詩無一句不經典,只是其中一句千古名句,卻被我們用錯了。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見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論情詩,此詩一出,誰與爭鋒。
開篇7個字就是驚艷之筆,兩個“難”字道出了兩種難處。前一個“難”是寫當初兩人相聚的不易,有過多少思念追求;后一個“難”字則寫出離別時的難舍難分和離別后雙方所經受的情感煎熬,可見這對戀人的愛情生活是多么的艱難和辛酸。第二句則寫傷別之人偏逢暮春。詩人在這里用暮春景象進一步表達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傷。
頷聯是一句千古名句,如今被不少人用來形容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其實這句詩的本意是李商隱向對方表達愛意,對愛情的至死不渝。至于如今不少人用錯,其實也是詩意常見的引申,雖與原意有出入,但約定成俗之后也未嘗不可。
頸聯這兩句無一相思的字眼,卻從詩人體貼關切的角度推測想象出對方的相思之苦。
尾聯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于是只好請青鳥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她。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連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縱觀全詩,當真是無一句不經典。“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就是情圣李商隱的愛情哲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