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稱,2025年3月,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某學生,在某社交軟件瀏覽某些帶顏色的信息,為了約某x上門,按要求交“上門費,保證金”等費用被騙了2144元。
網絡詐騙依然在我們身邊,不僅是學生,老師也有被詐騙的情況發生,詐騙金額高達十萬元。一定提高警惕,每個年齡段都有可能被詐騙分子盯上。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根據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是沈陽當地發布的校園反詐日報消息。
沈北新區校園反詐日報第82期2025年3月21日
2025年3月21日7時至205年3月24日7時,三天全區校園電詐被騙4起。
1、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發案1起,當事人接到“抖音”客服短信,回撥上面電話,對方稱其開通大額扣費業務,取消需下限遠程協助APP,后錢被轉走10萬元。(職業:教師)
2、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發案1起,當事人接到“網課”客服電話,對方以國家最新政策給所有學員退費,但領取要下載理財AP.,以投資這利的方式退賽。被騙1100元。(職業:學生)
3.沈陽師范大學發案1起,當事人接到“同學”信息,對方稱在網上買東西,資金周轉出了問題,讓其幫忙代付一息對擊對方發來鏈接付款,事后發現同學賬號被盜。被騙12429元。(職業:學生)
4、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發案1起,當事人在Q0上看到涉黃信息,為了約美女見面,按要求交“上門費、保證金”有費用,被騙2144元。(職業:學生)
另外匯總表顯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沈陽工程學院、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中醫藥大學杏林學院、中國醫科大學、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遼寧金融職業學院、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遼寧大學、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沈陽北軟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傳媒學院等多所高校都存在被電詐的案例發生。
- 針對此事,網友們迅速圍觀,紛紛議論。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各抒己見”:
一個學生,卡里有1萬多,有錢啊,不像我,銀行已經把我未來30年的收入鎖定了,難怪詐騙的不給我打電話。
大學生也被騙,太單純了吧?
那些發小粘貼的人,半夜出動,把路邊車帖了一個遍,比環衛工人工作都密集。
色即是空,詮釋到位了。
網絡詐騙不分年齡,都有可能中招,一定要小心。
- 不得不說,電詐無處不在,防不勝防。核心就是騙子抓住了人的準確信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
實名制之前,所有人在網上都是匿名的狀態。這種情況下,詐騙的成本和成功率都較高,而且現在流行的很多詐騙套路根本無法進行。
比如冒充公檢法詐騙、機票退改簽詐騙、冒充客服詐騙、退費詐騙,都必須先掌握詐騙目標的身份信息。實名制之后,情況發生了變化。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我們的身份信息、機票信息、網購信息等等,實現了知己知彼。而我們,對詐騙分子的信息一無所知。在這種信息非對稱的博弈下,顯然我們處于劣勢。
很多騙局,騙子都是一上來就報出受害者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以及網購的物品信息、快遞單號,一開始就把你鎮住,讓你乖乖聽話。
顯然,從這個角度來看,實名制實際上方便了騙子,提高了他們的成功率和獲利空間。當然,實名制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它使得調查案件更方便,網絡追溯更加順暢。
實名制只是個工具,對于使用它的人來說,不管是警方還是騙子,它都是很好的工具。只不過,對于不使用的普通大眾來說,它的好處不那么明顯。
實名制本身不存在問題,有問題的是實名制之后的信息保護,或者說信息泄露。實名制實行以后,各大平臺不論是否需要,都拿著雞毛當令箭,借機大肆采集用戶信息,一個比一個詳盡。
而作為普通人,要提防詐騙,就是多警惕欲望陷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餡餅不會砸到自己頭上。而且,要多看小區群里經常發布的電詐案例,多學習,多了解這些案例分享的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大概率降低被詐騙的可能性。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