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作者:馬舒葉,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朱嘯虎最新的回應似乎不執著給機器人潑冷水了。
3月30日,朱嘯虎現身2025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投資年會時,再次表示“很多創新都會經過一個周期,泡沫——死亡——起死回生,今天的具身智能熱度太高了?!毕啾却饲暗耐顺鲅哉摚靽[虎的態度多少有了些軟化,提出具身智能肯定要經歷泡沫期,未來也一定會出現DeepSeek時刻。
此前,問出“誰會花十幾萬買一個機器人去干這些活?”的朱嘯虎,相繼迎來了一批機器人創業者和相關投資者的回應。
3月28日,在投中網發布的專訪文章中,朱嘯虎不僅聲稱近期在退出一些具身智能項目,并對機器人企業的商業化路徑進行了“靈魂發問”,并稱機器人賽道“現在共識高度集中,估值上漲得非???,這種變成了我們早期VC想回避的賽道?!?/p>
朱嘯虎的“掃興”發言被同樣投資機器人的經緯創投合伙人張穎公然反對,稱“朱老板別鬧。機器人領域蓬勃發展,大賽道,百花齊放,過程中有點泡沫也非常正常。時間拉長,人形機器人賽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3月29日,星海圖(具身智能創企)發出澄清公告,稱金沙江創投于2023年11月參與了星海圖天使輪融資,于2024年5月提出股權投資退出的訴求。星海圖積極配合,并在2024年9月協助順利完成股權投資退出。
實際上,朱嘯虎的AI投資策略引起糾紛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大模型賽道,朱嘯虎也曾經發表過頗具其個人風格的“反共識”發言。而原因幾乎是同樣的,在朱嘯虎強調“一直不看好大模型”時,找不到應用場景,看不到商業化的可能性,都是燒錢怪獸等關鍵詞,查重率幾乎100%。
不過,從整個機器人產業來說,朱嘯虎說的并非聳人聽聞。據字母榜了解,除了宇樹、智元融到了C輪、B輪,這波趁著具身智能概念創業的機器人公司中,大多都困在了A輪,或者Pre A輪。云岫資本CEO高超也指出,(具身智能)這一波的爆火是好事,會吸引更多資本和創業者進入,但也要理性看待,“人形機器人現在還沒有PMF(產品市場匹配)”。
更嚴峻的是,第一批趁熱度而上的機器人創企已經徘徊在了倒閉的邊緣。去年由00后創始人楊豐瑜(畢業于耶魯大學計算機專業)創辦的Unix AI,據字母榜了解,最近已經從巔峰時期的百人規??s減到20人左右。
或許正如眾擎機器人CEO趙同陽所說,朱嘯虎是精明和成功的商人,而創業者不是商人。在押注未來和關注當下的選擇上,朱嘯虎奔向了現實主義,而創業者則傾向于理想主義。
一
在商言商的朱嘯虎,在大半年前就已經開始退出機器人項目了。
根據公開信息,字母榜整理了金沙江創投基金在機器人領域的投資(注:部分融資金額未公開披露)。從2021年至今,金沙江投資多為天使輪,雖然多數項目未披露金額,但仍然透露出對技術潛力的押注,但同時又頗富朱嘯虎的個人色彩,眼光準之余往往快進快出,如星海圖、松延動力等項目,均在投資半年至1年內就退出。
金沙江在機器人領域的第一次亮相是2021年投資Nimble Robotics。作為一家主打自主倉庫機器人的創企,Nimble Robotics如今已順利出海美國,估值達到10億美元。
隨后,金沙江于2023年11月投資了星海圖。根據星海圖回應,金沙江創投于2024年9月退出投資,值得補充的是,2025年2月星海圖完成了近3億元的A輪融資(由螞蟻集團領投)。
同時,2024年初金沙江參與了松延動力的天使輪,金沙江創投于2025年1月退出投資,隨后松延動力近期完成了過億元的A輪及A+輪融資。而據相關人士向字母榜爆料,金沙江在星海圖、松延動力兩個項目,分別投了300萬元和60萬元,數額并不算多。
此外,金沙江還在2024年12月獨家領投了瑆爝機器人的天使輪,還有非夕機器人,盡管對人形機器人的態度頗為謹慎,但2024年底仍然加碼瑆爝機器人,也透露出朱嘯虎對機器人領域技術創新的持續關注。
目前,根據已公開信息,朱嘯虎明確退出的機器人企業只有星海圖、松延動力兩家。至于網絡熱議的金沙江曾經投過宇樹科技,并未找到相關信源。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頻頻出手的朱嘯虎,所在的金沙江創投本身偏好投早期項目,更多參與的輪次是天使輪/A輪。
在互聯網時代,天使輪投資往往在百萬到千萬級別,但現在無論是大模型領域,還是具身智能領域,即便是天使輪,創投基金的入局成本都達到了動輒億級。
今年正準備春招的李錚是一名具身智能相關專業的博士生,李錚告訴字母榜,他基本不會看融資額為1億元左右的企業,“1個億的融資額很難摸到機器人創業的門檻,不管是機器人大模型研發,還是獲取數據,1個億都不夠燒的。”
而在具身智能熱度見漲的2025年,李錚能拿到的年包已經從去年的80萬元左右,提升到了今年的90萬-100萬元,漲幅超過20%。
對于偏好小成本入局的早期投資基金來說,具身智能領域動輒過億元的投資門檻顯然過高,或許這也是導致朱嘯虎不愿意投入的原因之一。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具身智能火熱近一年,因為商業化和量產的難題,已有機器人企業在熱潮中面臨著倒閉危機。
去年勢頭正猛的Unix或許是2025年第一批倒下的機器人創企。
前Unix員工方毅告訴字母榜,入職時Unix的目標是做面向家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但隨著Unix人數迅速擴展到百人規模,他意識到不僅團隊搭建頗為潦草,“部分高層根本不懂機器人,甚至HR對行業基本薪資情況都不了解?!?/p>
隨后他所在的算法團隊意識到家庭場景的機器人量產“幾乎不可能”,而等到2024年下半年,不僅此前對接Unix的獵頭基本不再合作,同時Unix的團隊持續裁員,到如今團隊幾乎只剩20多人。
一邊哭“商業化難”,一邊瘋狂造“鋼鐵俠”,拿著投資者的錢“為愛發電”的機器人創企已經倒在春風里,朱嘯虎的“掃興”發言并不算危言聳聽。
二
當創業者的理想主義撞上朱嘯虎的現實主義,面對朱嘯虎的“預言”,機器人創企們紛紛跳出來為自己代言。
3月29日,星海圖(具身智能創企)發出澄清公告后,同樣被爆曾拿過金沙江投資的松延動力創始人姜哲源則在朋友圈轉發了自家機器人的視頻,并配文:“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
眾擎機器人CEO趙同陽也發表觀點,稱朱嘯虎適合投見效快的快餐項目,他是精明和成功的商人,而創業者不是商人。趙同陽慶幸自己見到的投資人中,幾乎有一半相信這個行業的未來,也愿意一起陪跑,更是表示與朱嘯虎“道不同不相為謀”。
頗為相似的是,去年朱嘯虎也向大模型創企“開炮”,稱“AGI是大忽悠”,并表示不會投資大模型企業。
去年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在采訪中回答“怎么看類似朱嘯虎的這種市場信仰派觀點?”的問題時,梁文鋒表示,“朱嘯虎是自洽的,但他的打法更適合快速賺錢的公司。你看美國最賺錢的公司都是厚積薄發的高科技公司?!?/p>
作為商人,朱嘯虎判斷高投入而商業路徑不清晰的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投產比并不高,從理性計算上是合理的。
作為創企,無論是梁文鋒創建的DeepSeek,還是眾擎機器人等公司,都對技術創新本身充滿信心,而他們與朱嘯虎的態度分野,更多是理想主義撞上現實主義的矛盾顯現。
而在具身智能領域,技術理想派們正在迎來春天。
曾經波士頓動力就是上一批“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在2016-2017年間,其開發的Atlas機器人也曾是業界典范。但從Google到軟銀到現代汽車三易其手,波士頓動力也因為通用性撐不起商業化而接連賣身。
如今具身智能領域被大模型充值了信心。
2024年3月13日,OpenAI投資的Figure AI(美國人形機器人創企)結合了OpenAI的視覺語言模型(VLM),其開發的Figure 01人形機器人可以聽懂指令,與人類對話,這也被視作人形機器人實現智能化的重要突破。在國內,智元機器人也發布了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啟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簡稱GO-1)。
大模型的技術突破讓創業者們看到了人形機器人真正能夠完成復雜動作甚至替代人的可能性。
從單純的聽令行事,到能通過理解語言執行復雜任務,對于人形機器人來說,硬件是肢干,大模型是大腦,大腦無疑是最重要的。等待大模型技術的成熟期,這也是讓創業者敢于出來叫板朱嘯虎的底氣。
需要注意的是,從 OpenAI 到 Google DeepMind,不少頭部AI大廠都在將支持聊天機器人的多功能學習算法(即基礎模型)接入機器人。在 3月18 日的英偉達 GTC 大會上,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正式發布了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 GROOT N1,英偉達機器人技術營銷經理 Gerard Andrews 也頗為樂觀,“我們相信,我們正處于機器人技術變革的關鍵時刻?!?/p>
變化傳達到了具身智能的招聘市場?!叭ツ暾衅傅闹攸c是應控模仿和需求方案學習,今年則偏向于大模型。”李錚告訴字母榜,現在主流的具身智能企業,包括逐際動力、智元等等今年都在招募大模型相關的崗位。
“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或許不能單純用錢衡量。就像家里買鋼琴,一來買得起,二來是因為有一群急于在上面彈奏樂曲的人?!闭缌何匿h所說,在機器人創業者們看來,大模型讓他們有了機器人真正完成復雜動作甚至替代人的可能性,而這些似乎不能單純用錢來衡量。
三
技術的突破不只是創業者敢于叫板朱嘯虎的底氣,也未嘗不會推動朱嘯虎重新投入具身智能。DeepSeek就是例證。
即便在采訪中,朱嘯虎提到,去年金沙江不投大模型面臨質疑,“但今年2月份我在新加坡見了很多美元LP,他們說謝謝你們,沒有在基礎模型上浪費一分錢,所以大家對你的信任程度反而是提高的?!?/p>
但明確表示不投大模型的朱嘯虎,還是在DeepSeek引發大廠更新潮時表態說:“DeepSeek快讓我相信AGI了?!蓖瑫r,一旦DeepSeek開放融資,朱嘯虎不僅“肯定會投”,并且表示“價格已經不太重要了,關鍵是參與在這里面?!?/p>
其實去年至今大模型行業的激烈競爭并沒有變,大廠百億級的成本投入也沒有變,只是DeepSeek的技術突破讓朱嘯虎改變了心意。
而一旦人形機器人行業迎來DeepSeek時刻,在商言商的朱嘯虎未嘗不會再次回心轉意。
云岫資本CEO高超也提到,2021年上半年,云岫資本曾作為財務顧問幫助宇樹完成B輪融資。但當時的投資機構,很多都懷疑“這類產品會有多少人去買、買回來干什么用?”由于這些在當時都屬于非共識。
宇樹科技路演時,云岫資本帶著王興興的機器狗到過多家知名機構辦公室去實體演示,但在融資方案上卻鮮少達成一致。當時這些融資機構不投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當時看到具體應用前景的發展路徑相對模糊?!?/p>
如今,隨著宇樹科技機器人登上春晚,成為最出圈的機器人創企,“大部分客人,包括政府機構和部分企業,租賃機器人去做活動引流,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宇樹。”8090機器人租賃公司創始人小雷哥表示,宇樹機器人出租一天定價8000元-10000元,從2月開始租賃至今,營收已經有了十幾萬元。
曾經遇冷的王興興也迎來了投資人的哄搶,據第一財經報道,宇樹科技的下一輪估值很有可能由C輪的80億元飆升至200億元。
不過,盡管許多創業者對具身智能的萬億市場前景感到興奮,但麻省理工學院機器人專家 Rodney Brooks也指出,一些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示僅僅是演示而已,往往來自那些急于引起轟動的公司。而從演示到部署可能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量產依舊是擋在大多數機器人創企面前的最大關卡。
在DeepSeek今年初強勢出圈前,梁文鋒曾表示,“以后硬核創新會越來越多,現在可能還不容易被理解,是因為整個社會群體需要被事實教育。當這個社會讓硬核創新的人功成名就,群體性想法就會改變。我們只是還需要一堆事實和一個過程!”
可以預見的是,方興未艾的具身智能也還需要一堆事實和一個過程。在硬核創新到來之前,不必鼓吹,但也不必太焦慮,只需要等待群體性想法改變的過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作者:馬舒葉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84022.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