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做國際貿易的,那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確實牛得一塌糊涂,它就在馬六甲海峽旁邊,這可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道之一,全球40%的貨運都會經過這里,每天幾千上萬艘船來來往往,經濟收益自然驚人。
說實話,這個問題吧,其實沒法簡單回答。因為地理位置這個東西,根本就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優解”,它完全取決于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看。
但如果換個角度,你要是從國家安全、戰略縱深、資源儲備這些角度來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就非常脆弱了。首先它的國土實在太小了,別說戰略縱深了,站在市中心的高樓上,往遠處看甚至能看到國界線。萬一真發生點什么沖突,它幾乎連撤退的余地都沒有。更何況它的資源極度依賴進口,連最基本的淡水都得從馬來西亞運過來,一旦國際供應鏈出現問題,新加坡就會非常被動。
所以,它的位置對貿易來說是無敵的,但如果從整體國家生存能力來說,短板也很明顯。那如果換個角度,你要是看綜合國力、資源、經濟、戰略安全這些因素的話,我們的地理位置絕對算得上是亞洲乃至全球最均衡的之一。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的國土夠大,資源夠多,地形也非常豐富,東部沿海適合貿易,西部礦產豐富,南方農業發達,北方的工業和能源儲備也很穩健。再加上,我們不僅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海陸貿易優勢的國家之一,還能靠“一帶一路”戰略,把自己和中亞、歐洲、東南亞連接起來,海運、陸運兩條路都能走得通,這種地理條件在全球范圍內都是獨一無二的。
你再看看東部沿海城市,像上海、深圳、寧波,都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而西部地區,像新疆、西藏,雖然地勢復雜,但它們的礦產資源可是國家的“底氣”所在,各種稀有金屬、石油、天然氣儲量都相當可觀,確保了中國在能源安全上的穩定性。至于北方,蒙古高原是個天然的屏障,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防御能力,南方的氣候條件又非常適合農業生產,糧食自給率極高,整體來看,我們的地理位置算是相當全面的。
當然,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比如東北地區冬天極冷,農業生產會受到一定限制,東南沿海雖然經濟發達,但臺風、地緣挑戰也讓它的安全層面始終比較敏感。但從整體來看,中國的地理位置確實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均衡,沒有特別明顯的致命短板。
再說說日本。日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一個典型的島國經濟,四面環海,東京、橫濱、神戶這些港口城市在全球經濟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海運貿易非常發達。可是它的劣勢也很明顯,首先,日本的資源極度匱乏,石油、天然氣、糧食幾乎全靠進口,這意味著日本的經濟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程度非常高,一旦全球供應鏈出現問題,日本的經濟就會受到直接沖擊。
另外,日本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海嘯、火山噴發這些自然災害極為頻繁,比如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就是因為地震和海嘯引發的連鎖反應,直接影響了日本的核能產業。所以說,日本的地理位置適合發展貿易和制造業,但在資源和安全性方面,天生就存在短板。
再來看看印度。印度的地理位置其實也挺不錯的,南接印度洋,東臨東南亞,西連中東,按理說,這種地理條件是可以讓印度成為一個全球貿易中心的。再加上恒河平原,這可是世界上最肥沃的農業區之一,糧食產量相當可觀,理論上來說,印度應該是個農業強國。但問題就來了,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太落后,港口、鐵路、公路等交通建設遠遠跟不上經濟增長的速度,物流成本過高,影響了它的貿易發展。
另外,印度的氣候問題也很讓人頭疼,季風雨季一來就是大面積洪水,旱季的時候又容易干旱,這對農業的影響特別大。所以,印度的地理位置確實有潛力,但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基礎建設投入,才能真正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
最后說說沙特阿拉伯。如果單看石油資源,那沙特的地理位置絕對是全球最值錢的。它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還控制著進入波斯灣的關鍵通道,全球大量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這里,幾乎是世界能源市場的“守門人”。
但問題是,沙特的大部分國土都是沙漠,水資源極度匱乏,農業基本沒法發展,整個國家的經濟極度依賴石油出口,一旦國際油價出現波動,沙特的經濟就會受到巨大沖擊。所以它的地理位置在能源領域是無可匹敵的,但如果從多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它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所以,亞洲哪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最好?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關鍵看它能不能利用好自己的地理條件,把它變成推動國家發展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