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悅長出生于1911年,湖北省黃安(今紅安)人,出生于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1929年,18歲的程悅長參加了紅軍,參加紅軍之后,他主要活躍在豫鄂一帶,1931年,紅四方面軍成立之后,程悅長跟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的反“圍剿”作戰,并屢立戰功。
尤其是在1932年,程悅長還立下一件大功,直接由一名普通的戰士晉升為排長。當時紅四方面軍正在參加鄂豫皖根據地的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彼時的程悅長還是一名普通的紅軍戰士,在戰斗期間,程悅長所在部隊的排長壯烈犧牲,整個排面臨無人指揮的局面,此時是程悅長主動站了出來,帶頭沖鋒,一舉殲滅敵人一個機槍連。戰斗結束之后,程悅長不僅受到了團部的嘉獎,而且還被提拔為排長。
1932年10月,鄂豫皖根據地的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之后,程悅長跟隨紅四方面軍離開根據地,轉戰川陜一帶,參與了川陜蘇區的開辟以及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等戰斗,并在1935年5月踏上了長征之路。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程悅長擔任了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衛生隊指導員、營教導員、新1團政委等職務。在擔任新1團政委期間,程悅長也立下了一件大功。當時新1團奉命參加香城固誘擊戰,主要任務是利用一個營的兵力鉗制增援之敵,以兩個營的兵力切斷敵人的退路。
戰斗期間,程悅長作為新1團政委,帶領新1團與敵人展開戰斗,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新1團無法提前構筑防御工事,也無法提前設伏,所以戰斗非常激烈,并陷入膠著。在膠著階段,許世友帶領新1團的一個營沖了上去,切斷了敵人的退路,敵人方寸大亂。經過這一仗,新1團殲敵200余人,立下大功,并且被授予了“模范青年團”的榮譽稱號,在這背后,作為政委的程悅長功不可沒。
在這之后,程悅長又擔任了晉冀魯豫16團政委、團長,1940年,他返回延安學習,此后16團被編入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4旅,程悅長也承擔了保衛延安以及保衛陜甘寧邊區的重任,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抗戰勝利后,程悅長繼續留在西北地區,擔任了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四旅參謀長以及副旅長等職務,率部參加了延安保衛戰及青化貶、蟠龍、宜川、扶眉、蘭州等戰役,為解放大西北傾注了大量心血,是革命勝利的功臣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程悅長留在西北地區工作,擔任了烏魯木齊軍分區司令員、第六軍軍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期間,程悅長克服重重困難,以開拓者的身份投入到新疆的建設與發展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955年授銜時,程悅長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值得一提的是,在授銜之前,程悅長的身體已經不好,授銜之后,程悅長以治病休養為主。即便如此,程悅長也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對家人以及親屬嚴格要求,從未搞過任何特殊化。授銜之后6年,也就是1961年,程悅長因病去世,享年50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