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因政府禁令突然斷供華為,結果不僅丟了中國市場,反被中國法院判賠10個億!”這不是段子,而是中國《反外國制裁法》新規落地后的真實威懾力。3月24日,中方重磅出臺實施細則,直接向“吃飯砸鍋”的外企亮出底牌:誰敢跟著外國制裁令對付中國,不僅要賠到傾家蕩產,還可能被徹底踢出中國市場!
新規明確:若外企因外國制裁令單方面撕毀對華合同,中方將直接查封其在華資產,包括現金、股票、知識產權甚至應收賬款,銀行賬戶秒變“冰塊”,生意直接停擺。
更狠的是,中國企業可反向起訴索賠!比如某美企因美國禁令停止向中國供貨,中方合作方不僅能要求繼續履約,還能索要天價違約金。此前雷神技術公司高管因對臺軍售被凍結資產并禁止入境,就是典型案例。
“以前外企還能打擦邊球,現在連‘幫兇’都算違法。想在中國賺錢?必須按中國的規矩來!”
新規最顛覆性的一條是:外國判決在中國不好使!即使外企因本國法院判罰而終止合作,中方企業仍可在中國起訴,要求對方繼續履約或賠償損失。
例如,若歐洲某公司因歐盟制裁令取消與中國新能源項目,中方不僅能追討合同款,還能索賠因項目停滯導致的數十億間接損失?!霸谥袊乇P,外國的法律拳頭再硬,也砸不開我們的盾牌!”
國內律所已組建專項團隊,幫企業用公證、風險管控等手段繞開制裁雷區。某跨境貿易老板透露:“現在簽合同必加‘反制裁條款’,違約方承擔一切后果!”
背景很微妙——美國參議員戴恩斯前腳剛結束訪華施壓,要求中方“解決芬太尼問題”,后腳中國反手就拋出新規。美媒哀嘆:“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這次砸到了自己人頭上!”
網友辣評:“以前是美國制裁別國,現在是中國反向制裁,這劇本看得爽!”
硬碰硬的時代,誰更輸不起?
新規落地首日,已有3家外企因配合美國制裁被列入黑名單。商務部數據顯示,超60%在華美企緊急修改合規流程,生怕踩雷。
一句話總結:對華合作的企業,要么守規矩,要么滾蛋!這場博弈沒有中間地帶,而中國,顯然準備好了“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