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天價彩禮,就有人指出這一招是“彩禮一出,一朝回歸解放前”,也有人說是“富了晚輩窮了父輩”。甚至會因為彩禮高,造成光棍娶不上媳婦,造成“討妻難”,那些光棍村,不正是這種惡性循環下的產物嗎?
其實相對于彩禮過多的省份上海、廣東,都是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這里一般約定俗成的彩禮是30萬左右,不過,緊排其后的并不是原來的北上廣深這種排序,而是江西和甘肅,因為這兩個省份的彩禮錢基本在25萬到35萬之間,與上海和廣東的經濟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并且如果再深挖,這兩個地方的大額彩禮,幾乎都指向了農村中的偏遠地區。
為啥偏遠的農村彩禮的價格那么高呢?
首先,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誰都希望嫁個好家庭。但農村孩子的家庭窮一些,所以心里就會想要的多一些,畢竟錢在自己手里或者在自己孩子手里,孩子不會吃虧,更不會吃苦。
其次,男女比例失衡,讓農村單身的多數成為男性,為了傳統的傳宗接代的想法,只能不惜重金娶個媳婦。但隨著城鄉人口流動的加劇,很多女孩都不愿意嫁到窮鄉僻壤。也就是只見女孩嫁出村,沒見漢子娶進門的情況,造成了窮地方漢子扎堆。要想從扎堆的窮漢子里脫穎而出,彩禮自然要加碼。
最后就是攀比心了。攀比也有兩種,一種是民俗上的攀比,一種則是為了面子。在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偏遠農村家庭,農村的父母想趁著女兒出嫁的機會,多要一些彩禮來改變自己的后半輩子,當然,對于有兒子的家庭,也不排除有拿彩禮救濟兒子的。但不管出發點如何,如果不跟當地彩禮的風,多多少少會被村里人笑話,都會覺得是不是女兒有啥問題。
其實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彩禮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女方要的,一個是男方給的,最后一個就是大伙攀比的。
女方要的:和農村小伙子結婚,可能沒有城市里的住房,也沒有城里穩定的工作,也沒有城市小伙子的家庭條件或者學歷。因為如果婚前能夠看到城市小伙子置辦的財產,就能為自己的婚姻吃顆定心丸。畢竟車子房子都在那擺著呢。所以更多的女孩家庭要彩禮的出發點,就是通過彩禮來度量男方的財力,以及和女孩一起過日子的決心。
男方給的;在農村,也有富裕的家庭。雙方定親的時候,男方家庭直接就會給女方彩禮,根本不用要。只要是這樣給彩禮的,基本都是按照當地標準的上限給的。男方這樣做的目的一個是顯示家庭的富庶,一個則是讓女方好好嫁過來,不要因為經濟的問題而有所動搖。
大伙攀比的:絕大多數的天價彩禮其實都是大伙攀比出來的。談對象就要先談錢,沒有錢,就啥也別談。聽說別人家姑娘嫁人給了10萬彩禮,我家不但不能低于10萬。而且要更多,然后下一家,下下一家呢?一家更比一家多,就是這樣出來的。回頭看,彩禮已經超過了當初最風光的村里的那家,但要想再降到那家最初的水平,已經不行了。
其實,要了高彩禮的,并不意味著以后就幸福,在新的家庭中地位就更高,而不要彩禮的,或許地位更加獨立,這也是很多女性追求的。
如今,民法典已經來了,但并不意味著要徹底禁止彩禮。只是讓彩禮這一民俗,回歸本質,讓多數人都能接受。而不再成為一種負擔。所以,民法典只是對“天價彩禮”進行約束,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雙方沒有完成結婚手續,或者雖然領了證但沒有共同生活在一起,亦或者男方真沒能力給彩禮,是可以拒付彩禮或者要求返還彩禮的。這樣,從法律的意義上,對農村天價彩禮的灰色地帶有了靈活的規定。在法律上有約束,讓婚姻回歸原本的純粹,不是很好嗎?您說呢?對于彩禮這個問題,你怎么看?歡迎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