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對多個煤礦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批復,包括大同煤礦集團圣厚源煤業有限公司礦井300萬t/a能力核定項目、大同煤礦集團軒崗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梨園河煤礦300萬噸/年生產能力核定項目、大同煤礦集團同生安順煤業有限公司露天礦兼并重組整合項目變更(300萬噸/年)以及山西忻州神達卓達煤業有限公司露天煤礦300萬噸/年改擴建項目 。這些項目的獲批,旨在提升煤炭產能,滿足能源需求,同時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實現煤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項目概況方面,各煤礦項目各有特點。圣厚源煤業位于朔州市平魯區,井田面積4.5968平方公里,開采規模300萬噸/年,剩余服務年限15.44年,利用現有工業場地,建設內容涵蓋危廢貯存庫、儲煤庫等。梨園河煤礦地處忻州市寧武縣、原平市,井田面積23.5849平方公里,開采規模300萬噸/年,剩余服務年限23.9年,利用現有工業場地并進行提標改造等建設。同生安順煤業露天礦位于忻州市寧武縣、原平市,礦田面積15.7238平方公里,設計規模300萬噸/年,剩余服務年限8.1年,建設內容包含采掘場、外排土場等。神達卓達煤業露天煤礦位于忻州市原平市,礦田面積4.3656平方公里,設計規模300萬噸/年,剩余服務年限10.0年 ,主要建設采掘場、外排土場等設施。
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生態方面,各項目所在區域地貌、土地利用類型多樣,開采活動會導致地表沉陷、裂縫等問題,影響區域生態系統,還可能對永久基本農田、公益林、村莊等保護目標造成不利影響。水環境方面,煤炭開采會破壞含水層,污廢水若處理不當直接排放或發生滲漏,將對土壤和水環境造成危害。此外,原煤生產、運輸等環節產生的揚塵、噪聲以及各類廢棄物,也會對周邊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為減緩生態環境影響,山西省生態環境廳要求各企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生態保護上,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減少地表擾動,落實基本農田和林地保護、補償措施,留設保護煤柱,邊開采邊修復,建立監測系統并根據結果優化開采方案或強化環保措施。地下水保護方面,遵循相關原則,加強保護措施,做好泉域保護,制定供水應急預案,實施分區防滲并建立監測系統。地表水保護要求礦井水、生活污水等處理達標后全部綜合利用不外排,加強設施維護并制定應急預案。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做好施工期和運營期揚塵防治,采用清潔能源供熱,運輸環節采取降塵、封閉等措施。其他環保措施還包括合理處置各類廢棄物,選用低噪聲設備并采取降噪措施,以及落實“以新帶老”環境整改措施,盡快建設配套選煤廠,完成土地復墾及植被恢復工作 。
這些項目的獲批,是山西省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通過嚴格的環境影響評估和全面的生態保護措施,確保煤炭產業在提升產能的過程中,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未來,隨著項目的推進,山西省將持續加強監管,確保各項環保措施落到實處,推動煤炭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