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在內地口碑的崩塌,其實跟一個人關系非常大。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叫做莊世平。如果你在廣東、香港或者澳門生活,一定知道一家銀行叫做南洋銀行,這家銀行的創始人就是莊世平。那這個人跟李嘉誠有什么關系?為何我說李嘉誠在內地口碑崩塌跟莊世平有很大關系呢?今天我就給大家細細分析。
我們首先來回溯一下,李嘉誠在內地口碑是什么時候開始坍塌的。就是在 2012 年之后,李嘉誠開始在內地大量拋售資產。其實拋售資產是商人很正常的行為,畢竟商人做買賣,有買就有賣。但是李嘉誠過去這么做,沒人罵他,沒人說什么,為什么 2012 年之后他這么干,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呢?
2015 年,有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發表在媒體上,而且這個媒體性質很特殊,在內地引起軒然大波,李嘉誠口碑開始大幅度坍塌。到了今年,李嘉誠賣港口的事件再一次引起軒然大波,而且這一次李嘉誠家族想要挽回口碑很難了,因為這一次涉及到在敏感時期把港口賣給美國。真的,過去做了多少慈善貢獻,在經濟建設上做了多少貢獻,都被這一次給毀掉了。
那么為什么莊世平不在之后,李嘉誠的口碑就坍塌了呢?回溯一下,2007 年,97 歲的莊世平在香港去世,當時李嘉誠作為好朋友為莊世平送行。莊世平在香港企業界的分量非常高,他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家。早年他在內地參加過革命,后來去香港創辦南洋商業銀行,他其實是內地派到香港的代表。香港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莊世平在南洋商業銀行門口升起來的。而南洋商業銀行,在回歸之前,就是內地跟香港的一個溝通渠道。
有這么一件事,李嘉誠很早來到內地,他講過一個故事。在六七十年代,他已經寫好支票準備給家鄉捐款,但當時沒有渠道捐款。他跟記者聊這件事的時候,莊世平也在旁邊,他就跟記者說,這件事莊世平先生可以見證。這件事說明了兩點:第一點,李嘉誠跟莊世平的關系確實很親密;第二點,李嘉誠為什么找莊世平出來作為見證人呢?因為莊世平不管在香港還是內地,因其特殊身份,有非常高的權威。說白了,李嘉誠跟北京之間溝通的一個渠道就是莊世平,因為莊世平是北京派到香港的,他不是一個純粹的企業家,事實上他是一個政治家。
莊世平早年在抗日戰爭中做出過很多貢獻,他是有名的經濟學者。后來他去了香港,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他退休后,把創辦的兩家總資產超過 2000 億的銀行交給了國家。為什么交給國家呢?因為他當時去香港創辦這兩家銀行的資金就是國家支持的,所以他退休的時候,沒有據為己有,而是把銀行又交給了國家。這么多年來,他在香港很好地充當了與內地溝通的橋梁,讓香港這些企業家跟內地有一個非常好的溝通渠道,這一點跟霍英東后來扮演的角色非常像。
因為莊世平在 2007 年去世了,這等于說李嘉誠跟內地之間少了一個非常好的溝通渠道,那么就會導致很多事情變味了。當然,后來也跟一些情況的變化有很大關系,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很多東西都變了,口風變了,口碑也變了,這是有很大關系的,很多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家自己想想就明白了。
對于李嘉誠這個人來說,他其實一直是這樣的商人。在 2012 年之前是這樣,在更早的 80 年代、90 年代也是這樣。他在內地做了很多事,首先的出發點,早年可能有一些回報家鄉的想法,后來做的很多事,確實就是在商言商,他不會說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做什么。在 90 年代,他接受采訪時就明確表示,他并沒有得到國家或內地的特殊照顧,他的生意沒有這方面特殊照顧。
所以大家可以明確知道,他就是這樣的人。只是后來很多東西變了,對他的風評變了,主要是上面的態度變了,上面態度變了,下面的人對他的態度才變。大家想想,如果上面的人對他的態度還是像原來那么好,下面這些媒體敢這樣評價他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