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明媚,肇慶大地綠意繁花相映襯,“一步一景”詩意交織。近年來,肇慶深化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通過實施城鄉一體綠美提升行動,將中心城區常年有綠、四季有花的城市生態景觀向縣鎮延伸,以美學思維點亮人居環境,取得了積極成效。近日,記者來到廣寧縣,一探該縣將地域文化符號融入綠化建設,展現“以綠為底,向美而行”的肇慶縣域園林美學新實踐。
廣寧竹海公園的邊坡上,種有多個品種的三角梅,形成花墻。記者 潘粵華 攝
增綠造景抬頭見“春”
陽春三月,廣寧縣城綠意盎然,百花爭艷。廣寧大道黃花風鈴木明黃燦爛,迎風招展;南街沿河路宮粉紫荊粉白相間,如云似霞;北樓崗公園櫻花漫天,輕盈若雪……花團錦簇中,上萬棵不同品種的竹子點綴其間,綠意蔥蘢,相映成趣。
“廣寧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推進園林綠化建設,體現便民性,突出功能性,努力讓城市更宜居、群眾更幸福?!睆V寧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黨組成員羅宗慶介紹,廣寧縣見縫插綠、以綠治亂,2024年在高速出入口、廣寧大道、東環路等主干道清理臟亂閑置地,提升綠化面積18000多平方米,其中種有毛竹、細葉紫薇、紫荊、櫻花、黃榕、野牡丹等綠植2100多棵,黃金葉、翠蘆莉、紅繼木等地被植物4000多平方米,草皮14000多平方米。
同時,廣寧縣在縣城原來綠化的基礎上增種開花品種,打造“一路一景”特色景觀。“在廣寧大道、南東三路等路段,我們種了900多棵黃花風鈴木;在沿河路、環城東路等路段種了600多棵宮粉紫荊;200多棵木棉點綴在仁愛路、莊前西路等路段。”廣寧縣園林管理所所長黃棟清說,這些樹木每年漸次開花,色彩絢爛,扮靚了整個春夏。
而“竹子之鄉”是廣寧的文化符號,當地近年在廣寧大道、東環路、文旅路、中華西路、竹海公園等地,種植佛肚竹、小剛竹、羅漢竹等多個品種觀賞竹子共6萬多棵,在景觀建設中持續深化竹元素。
廣寧縣城還按照“因地制宜、一路一樹種”理念,在后街巷道增種了一批宮粉紫荊、桂花等綠植,令居民春能賞花,秋能品香?!艾F在宮粉紫荊開得很燦爛??粗@些花,一天的心情都會很好?!笔忻耜戙懢谛聦幠下芬患曳椀旯ぷ鳎此脑拋碚f,“一抬頭就能看到‘春天’。”
目前,廣寧縣城區公共園林綠化面積達44.87萬平方米,行道樹11553棵。2024年新增綠化面積12公頃,總綠化面積646.82公頃,綠地率達39.37%。
公園升級扮靚人居空間
大型公園、“口袋”公園、主題公園是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均衡布綠、滿足群眾休閑娛樂需求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廣寧新建或改造北樓崗公園、市民公園、竹海公園3個大型公園,竹韻公園等5個“口袋”公園,以及油茶文化公園等一批主題公園。
竹海公園是廣寧去年重點打造的項目。里面有科普屬性竹種質資源庫,引進華南植物園珍稀竹子品種40多個,園區共種有100多個品種的竹子3萬多棵。在竹海公園外的邊坡,記者見到一面面的“花墻”,五顏六色,非常漂亮。
黃棟清介紹,廣寧在竹海公園邊坡、廣玉路、洪都一路以及南街沿河路種有同安紅、云南紫、綠纓、加州黃等品種三角梅共31000多棵,打造立體垂直“花墻”、鮮花瀑布。
而在北樓崗公園,只見環山棧道、景觀臺、文娛設施有序分布,融入北樓崗戰斗等紅色元素的雕塑被簇擁在杜鵑花叢中,一排迎風盛放的粉色櫻花為公園增添春日色彩。和不少群眾一樣,市民梁英娣只要有空,都會到北樓崗公園散步。她對記者說:“公園綠化做得很好,環境非常舒服?!?/p>
今年初改造完成并對外開放的竹韻公園,則體現了小而美、便而優。羅宗慶說,園林部門將公園原有綠植進行疏枝修剪,并增種了2000多棵竹子。公園還增設了綠道、桌椅、路燈,每到午后或傍晚,周邊街坊都喜歡到此散步、鍛煉。
綠化景觀煥發鄉村新貌
沿著X445縣道往廣寧縣橫山鎮圩鎮方向行駛,沿途可見一排去年新種的宮粉紫荊、綠色喬木和灌木。部分路段還種有異木棉、木棉,待兩三年后樹苗長大,花朵盛開,將是一片無邊景色。
進入圩鎮,一河兩岸宮粉紫荊盛放,清風徐來,落英繽紛。行走大街小巷,不時見到花團翠綠,撲面而來的是“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綠美畫卷。
從縣城到鄉鎮,綠化景觀已成為宜居環境的重要一環。“橫山鎮按照‘應綠盡綠’‘見縫插綠’‘樹種適宜’原則,科學制定綠化規劃圖。結合美學思維,在道路沿線、‘四旁地’、閑置地、公共綠地等開展綠化種植,取得了一定成效?!睓M山鎮黨委委員陳獻慆介紹,目前,圩鎮和鎮主干道主要以宮粉紫荊、秋楓、美麗異木棉等觀賞樹為主,采用上層喬木、下層灌木或原生草本相結合的形式種植,形成路上有綠、綠中帶彩、富有層次感的美麗精品鄉村景象。
目前,X445縣道廣寧段種有秋楓、宮粉紫荊、異木棉、大葉紫薇、小葉榕等共440棵,高紅檵木球、高毛竹900多株,鋪種大葉油草或散播草籽2.8萬平方米。橫山圩鎮種有大葉紫薇、桂花、香樟等多種樹木共394棵。
而村莊綠化種植點則集中在房前屋后、“四旁五邊”和閑置地。陳獻慆說:“在種植前,充分征求了村委會和村民意見建議,尊重群眾選擇,并充分發動熱心人士和村民捐樹、讓地和管護,讓群眾真正參與到綠化家園建設當中,一起為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工業商貿專業鎮、建設綠美橫山貢獻力量?!?/p>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潘粵華 特約記者 馮鐵成 通訊員 詹淑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