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李嘉誠把全球港口甩賣給了貝萊德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很多普通人也是第一次了解了這個貝萊德集團的來歷。
就在人們震驚,不知不覺中,這個集團已經將手伸向我國各領域企業的時候,更勁爆的消息傳來了。
貝萊德集團的背后還有人,并且有貝萊德身影的地方都有它,而且實力在貝萊德財團之上。
那么,貝萊德的幕后之人是誰?同樣也在我國各領域企業中占股嗎?
先鋒領航的誕生與崛起
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特斯拉這些世界五百強的公司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公司的最大股東無一例外都指向同一個名字——先鋒領航Vanguard。
一個操控著八萬億美元的神秘財團,其超過五十萬億的資產能夠救活二十多個恒大。
而即便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也才剛剛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一個既可以同時解答俄烏沖突、巴以沖突這樣的國際紛爭,也可以串聯中美日是世界三大經濟體的一家超級精英集團。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暗中控制全球經濟的先鋒領航。先鋒領航的故事開始于一個人——約翰·鮑格爾。
you don't see too many folks anywhere in the world that managed that much money.你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看不到太多管理這么多錢的人。
上世紀初的美國,恰逢經濟的繁榮與幻滅交織,在這個動蕩的年代,一個本該錦衣玉食的男孩出生了,他就是約翰·鮑格爾。
然而在他出生后的一年里,命運卻無情的給他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由于父親的失業與酗酒,家里的經濟狀況迅速惡化。
這一切使得年輕的約翰·鮑格爾從小就領悟何為艱難和自立,但是他的故事正是在這種困境中悄然萌芽。
歷經苦難,他憑借頑強的毅力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正是這里,命運的轉折點悄然降臨。
彼時的華爾街如同狂風暴雨的航海者,貪婪與恐懼互相角力。
市場的劇烈波動讓約翰·鮑格爾逐漸意識到,傳統基金高昂的管理費用和復雜策略讓投資者難以獲利。
他堅信大多數主動管理的基金無法長期戰勝市場,于是他開始思考一種更簡單、更低成本的投資方式,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最終促使其創立了全球首個指數基金。
1976年,約翰·鮑格爾創立了全球首個指數基金,為投資者們開啟了一扇神秘的大門,也悄然改變了整個金融世界的游戲規則。
盡管約翰·鮑格爾的先鋒指數基金在初期飽受爭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投資者認識到指數基金的優勢,再加上先鋒領航的限制,是由所有投資者共同擁有的基金公司。
投資者投進來多少錢,就在先鋒領航擁有多少股份,可謂是人人持股。
這種人人持股的模式不僅增強投資者的信任,也推動了公司的持續增長。
漸漸的,先鋒領航從成立之初的一千萬美元發展到了如今掌控著八萬億美元的資產。
“八萬億美元”雖然在漢語里總共就五個字,但是先鋒領航掌管了八萬億美元,換算成五十萬億元人民幣的資產,能夠救活二十多個恒大。
再夸張點就別說買幾個茅臺、騰訊、阿里來做比較了。
中國2023年GDP是17.7萬億美元,所以八萬億美元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我們來看看這八萬億美元主要分布在哪里。
先鋒領航的資本版圖
首先蘋果的兩千五百億美元是公司最大一筆資產,使其成為蘋果的最大股東。
然后是微軟的兩千二百億美元,同樣也是微軟的最大股東。
亞馬遜的九百億美元,英偉達的八百五十億美元,特斯拉的五百八十億美元就項目這些只是先鋒領航投資的冰山一角。
總之咱們聽過的、用過的,沒聽過的、沒用過的,先鋒領航都插了一腳。
保守估計先鋒領航至少投資了四千五百家企業,這些公司股份的市值合計在四點二萬億美元左右。
此外,先鋒領航還持有約三點八萬億美元的現金、不動產和其他的理財產品。擁有這么多財富,約翰·鮑格爾本該排出全球富豪榜前三的位置。
但讓人意外的是,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2019年去世時,身價卻不足一億美金。
說到這里,真正讓人頭皮發麻的故事才剛剛浮出水面。
把客戶的利益和集團的利益進行深度綁定,并非是這場游戲最為精妙的設計。
但是通過一個這樣的機構,讓全球富人聚在一起,然后用一種龐大到無法抗衡的資金體量去影響這世界的政治、軍事、商業,這才是金錢背后真正的力量。
肯定有人會說,比先鋒領航資產規模更大的不是還有一個貝萊德,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名叫道富的投資管理集團嗎?
沒錯,貝萊德擁有接近十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道富也有四萬億美元左右的資產規模,三位并稱全球資本三巨頭,但他們三個可不是什么競爭對手。
先鋒、貝萊德與道富的共生關系
投資圈里有個說法,凡是有先鋒領航的地方,必定會有貝萊德和道富的身影。
前面提到,美國一百三十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其中有九十多家先鋒領航都是大股東。
無獨有偶,這一百三十多家企業中,貝萊德在大股東名單上也遍布了八十多家企業。
緊隨其后就是道富集團,三大巨頭除了在投資企業的方向上如出一轍外,彼此之間也是相互持股的關系。
有趣的是,真正控制這三大集團投資方向的,無一例外都是猶太人。
前不久,貝萊德與烏克蘭政府簽訂了一份名為烏克蘭發展基金的投資協議。
協議內容是烏克蘭將本國土地、電網、資源等所有的資產作為抵押,從而獲得貝萊德在烏克蘭的資金援助。
這意味著烏克蘭的基礎設施型產業將從此被貝萊德牢牢控制。
當現實中的資本力量與政治權謀交織在一起時,我們不禁要問,這種力量究竟長在誰的手中?
是那些在臺前演繹政治權勢的政客,還是那些通過金融杠桿影響全球市場的資本巨頭?
結語
先鋒領航、貝萊德這樣金融巨頭,通過實際行動展示資本是如何在無形中塑造國家命運。
也許真正的權力不在決策者手中,而是在那些背后擁有資源和資本人的手里,他們做的選擇正在悄然重塑著世界的格局,往往現實比任何劇情都要更復雜、更深邃。
而這一切,也許只是一個更大故事的開端。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