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法律知識,關注@李肖峰
Tel:13910685120
大家好,我是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李肖峰律師,作為主攻行政訴訟和刑事案件的辦案律師,今天我們聊一聊拘留的兩種,結合幾個案例,說一下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區(qū)別。
“張先生因為和鄰居打架被拘留了,但家屬收到的通知書上寫的到底是行政拘留還是刑事拘留?為什么有的拘留三五天就放人,有的關了一個月還沒動靜?”作為代理律師,我常被當事人問這類問題。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看似都是“進去蹲幾天”,但法律性質、后果影響天差地別,一旦混淆可能誤判案情、錯失維權時機。
真實案例一:刑拘背后藏著“牢獄之災”
2023年,杭州王某因涉嫌盜竊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家屬收到《刑事拘留通知書》后以為“關幾天就出來了”,直到第30天突然接到逮捕通知才慌了神。原來,王某多次在商場盜竊高檔衣物,金額累計超過5萬元,已構成刑事犯罪。最終法院以盜竊罪判處其有期徒刑2年。
關鍵點解析:
刑事拘留針對的是涉嫌犯罪且可能判處刑罰的人,依據《刑事訴訟法》第82條,公安機關可先行拘留有“犯罪重大嫌疑”的當事人,最長拘留期限37天(30天報檢察院審查逮捕+7天檢察院決定)。一旦批捕,意味著案件正式進入刑事追責程序,后續(xù)可能面臨起訴、判刑、犯罪記錄伴隨終生的后果。犯罪記錄不僅影響本人就業(yè)、落戶,子女報考公務員、軍校等也會受政審牽連。
真實案例二:行政拘留只是“違法代價單”
2024年,上海李某酒后與路人發(fā)生沖突,毆打對方致輕微傷,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0日。拘留執(zhí)行完畢后,李某繳納了罰款,案件就此終結,不會留下犯罪記錄。但公安機關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會載明違法事實,未來報考特殊崗位(如公務員、律師)時仍需如實申報。
關鍵點解析:
行政拘留屬于行政處罰,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6條,針對的是擾亂公共秩序、侵犯人身財產權利等尚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單次拘留最長15日,合并執(zhí)行不超過20日。行政違法記錄雖非犯罪前科,但會錄入公安檔案系統,出國簽證、信用審查等場景可能被要求說明情況。
三大核心區(qū)別,普通人必知!
第一,法律性質不同。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為偵查犯罪服務;行政拘留是行政處罰結果,代表違法行為已終局性處理。第二,決策權限不同。刑事拘留需公安機關或檢察院批準,行政拘留由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簽字即可。第三,律師介入權不同。刑事拘留后家屬可立即委托律師會見、申請取保候審;行政拘留期間律師只能代理復議、訴訟,不能會見當事人(除非涉及未成年人或重大疾病)。
律師忠告:收到拘留通知后必做三件事
1. 立即核實文書性質:查看是《刑事拘留通知書》還是《行政處罰決定書》,前者注明涉嫌罪名和羈押地點,后者載明違法條款和拘留期限。
2. 黃金37天抓住取保機會:若是刑拘,拘留后30天內務必委托律師提交不予批捕意見,一旦錯過批捕階段,后續(xù)取保難度陡增。
3. 行政拘留可復議但不停止執(zhí)行:對處罰不服的,應在60日內申請行政復議或6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但拘留仍會先執(zhí)行,不會因申訴暫停。
法律依據核驗(截至2024年8月現行有效):
? 《刑事訴訟法》第82條(刑事拘留適用情形)
?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6條(尋釁滋事行政拘留條款)
?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129條(拘留后通知家屬要求)
最后提醒:
被拘留不等于一定有罪,但消極應對一定吃虧。無論是刑拘還是行拘,都要在第一時間固定證據、評估風險。尤其是刑事拘留,37天內的每一步應對都直接影響著當事人是否“能回家”還是“進監(jiān)獄”。
(為保護隱私,案例當事人均為化名,情節(jié)已作脫敏處理)
(注:本文內容經核對現行法律法規(guī),不構成個案法律意見,我是李肖峰律師,歡迎關注賬號,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法律問題,可以向我咨詢。。)
關注我,一個只說真話的靠譜律師@李肖峰
Tel:13910685120
END
法律讀庫
《法律讀庫》旨在為中國律師提供最優(yōu)質的信息分享平臺,構建中國律師網上家園!同時為中國律師創(chuàng)建最佳的宣傳平臺,以最小的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
模式一:法律自媒體+案源推薦
為律師量身定制的高性價比的曝光平臺。
法律讀庫 WWW.FLDK.COM 作為國內先進的法律自媒體平臺,通過律師發(fā)布評論、案件解析等文案,提高曝光度。是為律師量身定制的。優(yōu)勢:流量高、精準性強、創(chuàng)意性強、互補性強、操作性強。我們?yōu)椴煌牡陌讣愋吞峁┒喾N平臺、多種渠道、多種樣式的曝光推薦。根據不同的案件、提供不同的推送模式,為您的文章在更精準的潛在客戶面前呈現。
模式二:地區(qū)分站+總站推薦
獨立地區(qū)分站,由總部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持,自主運營。
法律讀庫專業(yè)的技術支持團隊。服務應用戶需求而生,根據當事人需要,全力塑造律師在某一領域方面的專業(yè)形象,采用全新的手法與包裝,一個地區(qū)僅有一家合作伙伴,讓您霸占本地區(qū)法律服務。并通過細化流量分配,聯合本地律師,實現變現!
模式三:戰(zhàn)略合作(面議)
平臺面向未來,線上法律服務產業(yè),讓傳統服務更便捷。
通過創(chuàng)新法律服務方式與方法,打造線上線下共通的服務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優(yōu)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打通公共法律服務的傳統壁壘。實現法律產業(yè)化聚集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