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3月31日,據(jù)《每日郵報》消息,一份泄露的五角大樓文件揭露了美國對歐洲防務的態(tài)度。這份由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簽署的“臨時國家防務戰(zhàn)略指導”文件表明,一旦俄羅斯對歐洲發(fā)動襲擊,美國可能不會提供實質性援助。
根據(jù)泄露文件內容,美國的軍事戰(zhàn)略正經(jīng)歷調整,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被大幅降級,歐洲盟友被告知只能依靠美國現(xiàn)有的核威懾能力,以及有限的、不會削弱美國本土防御的支持。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多次呼吁歐洲盟友增加國防預算,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赫格塞思在文件中寫道:“盟友需要在防止來自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威脅方面承擔更多責任。”
一、北約盟友能否獨自應對?
據(jù)《華盛頓郵報》報道,該信息對北約內部的信任將是一記重擊。北約成員國之間有明確的共同防御承諾,即“任何成員國遭受攻擊,其他成員國必須提供援助”。
此項承諾在2001年“911事件”后曾被美國首次觸發(fā),當時歐洲盟友迅速響應,為美國提供了支持。美國如今的最新表態(tài)卻讓人懷疑,如果俄羅斯越過烏克蘭邊境,將戰(zhàn)火燒至北約領土,美國是否會履行承諾。
德國聯(lián)邦國防軍總監(jiān)察長布羅伊爾(Carsten Breuer)在接受BBC采訪時警告,俄羅斯可能在未來四年內進攻北約領土,他強調德國需要增加10萬名士兵以確保國家防御能力,但歐洲各國目前的軍事實力與俄羅斯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據(jù)悉,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二大現(xiàn)役部隊規(guī)模,還具備龐大的軍事預備役和每年超過百萬的適齡服役人口,而歐洲許多國家的國防預算和兵員規(guī)模都亟待提升。
二、波蘭與德國:歐洲防務的“雙引擎”
歐洲內部,波蘭和德國被認為是加強防御的關鍵角色。
波蘭近年來在國防方面投入巨大,總統(tǒng)安杰伊·杜達宣布今年的國防開支將達到GDP的4.7%。
根據(jù)德國《明鏡周刊》報道稱,一份披露名為《德國行動計劃》的文件顯示,德國計劃承擔北約大規(guī)模兵力運輸和后勤支持的重任。
如果沖突升級,德國將成為北約向東線調派兵力的主要樞紐。一旦沖突爆發(fā),德國可能為多達80萬名北約士兵提供過境支持。該計劃不僅涉及兵力調動,還包括大規(guī)模軍備、食品和藥品的后勤保障。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歐洲各國在未來幾年內完成必要的軍事建設,否則面對俄羅斯的潛在威脅,歐洲將難以獨立應對。
三、美國削減全球防務投入
泄露文件還透露,美國在逐步減少在中東和非洲的軍事參與,特別是針對地區(qū)性恐怖組織的行動。這些組織雖然具有破壞性,但對全球安全的直接威脅較小,因此被美國列為次要目標。
美國和英國最近都宣布削減對外援助,或會加劇地區(qū)沖突的復雜性和人道主義問題。
外媒報道稱,歐洲官員對此普遍擔憂,認為美國的態(tài)度轉變可能為俄羅斯以及其他潛在的侵略者提供可乘之機。英國國防官員表示:“如果美國不再堅定支持歐洲,整個北約的威懾力將大打折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