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小作者添加小編好友,以便領取榮譽證書。
投稿方式:關注微信公眾號“溫州新教育”(微信號:wzrbxjy),點擊下方自定義菜單欄“作文投稿”即可進行投稿(投稿時,請注意必填與選填)。
旅途有詩 歲月生香
瑞安市瑞祥實驗學校
六(6)班 徐以列
指導老師:張丹丹
小時候起,媽媽就領著我四處游歷。每至一地,她總會教我吟誦當地的經典詩詞,不知不覺間,詩詞悄然融入我的生命,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漫步杭州,望著眼前的湖光山色、繁華市井,“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的詞句脫口而出;置身湖州,碰上細雨綿綿,腦海中即刻浮現出“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踏入山西永濟,鸛雀樓矗立眼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千古名句,自然而然涌上心間。
媽媽曾說:“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濃縮。祖國的每一寸山川大地,都承載著文人墨客的滿腔詩情與熾熱情感。”
詩詞相伴的旅途,滿是詩意與優雅。不過,途中也難免有些小插曲。有一回,跟著爸媽去開封游玩,我正興高采烈地背誦柳永的《雨霖鈴》,冷不丁聽到身旁有路人小聲嘟囔:“誰家的娃呀,在街上念些聽不懂的話。”那一瞬間,仿若一盆冷水兜頭澆下,我的心被刺痛了。自那以后,出游時我再不敢旁若無人地吟誦詩詞,與詩詞也漸行漸遠。
轉機出現在洛陽之行。我與媽媽并肩漫步街頭,悠揚的笛音忽然飄入耳中,沒等反應過來,“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已脫口而出。媽媽聞聲看向我,我倆相視而笑。就在這一刻,我恍然驚覺,詩詞早已在心底扎根,那份熱愛從未真正熄滅,只是被暫時塵封,此刻又被悄然喚醒。
這些年跟著爸爸媽媽,足跡幾乎遍布江南。望著眼前的水鄉風光,我輕聲吟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我們的旅途仍在延續,古人留下的詩詞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輝。于其間穿梭,我總能探尋到旅途別樣的風情與韻味。與詩詞攜手同行,去飽覽祖國的壯麗山河,實在是人生幸事。
編輯:瞿含張
二審:曾云畢
三審:林 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