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下午,博古睿講座系列第34期“動詞哲學與新啟蒙“在北京大學燕南園54號院舉辦。本次講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2018—2019博古睿學者趙汀陽教授主講,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2024—2025博古睿學者孫向晨擔任主持嘉賓。
趙汀陽教授指出,在人工智能與技術浪潮的沖擊下,傳統啟蒙的“名詞思維”已經難以應對現代世界的復雜與多變。名詞思維以分類和定義為核心,強調事物的靜態屬性,雖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所貢獻,但這種思維方式無法有效解釋大量涌現的動態、不確定的現象。或許我們迫切需要一場新啟蒙:在名詞思維之外建立動詞思維,以理解名詞思維難以解釋的動態存在、不可測的涌現與文明的創造性奇點。
動詞思維與新啟蒙(上集)
動詞思維與新啟蒙(下集)
主講嘉賓
趙汀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2018—2019博古睿學者
國家文科一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博古睿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著有《一個或所有問題》《第一哲學的支點》《壞世界研究》《天下體系》《天下的當代性》《惠此中國》《歷史,山水,漁樵》《尋找動詞的形而上學》等。
主持嘉賓
孫向晨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2024-2025博古睿學者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人文學部主任,曾任哲學學院院長(2011-2023)。兼任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指導委員會委員、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副理事長等;擔任《現代國外哲學》《通識教育評論》雜志的聯合主編。主要著作有《論家:個體與親親》《面對他者:萊維納斯哲學思想研究》等。
招生中|上海交通大學哲學與歷史系統研修班
報名中|復旦·明道心理學研修班(2025年)
查看更多游學&研修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