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數千噸美國牛肉被拒之門外,美對中的牛肉出口市場承受暴擊,銷路慘淡,美國廣大牛肉企業原地哭泣。
深挖美國的種種行為,才知道,如今這一切原來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20日,美對我國的牛肉出口數量驟降至54噸,貿易總額“近乎清零”。
而在此之前,美對我國每周的牛肉出口量約在2000噸左右。
如此巨大的轉變,也令美國眾多牛肉企業感到了空前的壓力和緊張。
據悉,美國的部分中小牛肉廠商因為庫存擠壓問題,單日冷藏成本高達足足200美元/噸,為了節省成本,他們被迫“清倉”,不僅以低價甩賣庫存,更是將無法出售的貨物銷毀。
而美國牛肉龍頭企業JBS USA在港口的一批價值1200萬美元的冰鮮牛排,因清關延誤而腐壞,損失超800萬美元。
這件事情的發生,并非偶然,回顧懂王上臺之后所做的種種行為,才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其牛肉資質被拒簽,原因也十分明顯。
首先,就是食品安全問題:自從美國牛肉進入我國市場以來,其長期因瘦肉精含量超標問題飽受爭議。
我國選擇為了保障國民食品安全,暫時不對這些美國牛肉企業的資質進行續簽,是合情合理,無可詬病。
其次,自從2025年2月4日起,懂王就以《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為由,對我國商品加征10%關稅,而在3月4日,他便將關稅追加至20%。
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他就將關稅提高了足足20%的漲幅。
面對如此行為,我國也不可能坐視不理。
3月10日,我國宣布對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雞肉、小麥、玉米等產品關稅加征15%,而大豆、牛肉、豬肉等食品,則加征10%的關稅。
這一回應,是對懂王貿易戰進行的初步反制。
再加上,2025年3月16日,有388家美國牛肉企業面向我國的出口資質到期。
我國海關總署暫時沒有續簽這些美國牛肉企業的進口資格,以至于他們被暫時“清出白名單”,陷入窘狀。
雖然我國沒有續簽美國進口牛肉資質,但我們在進口牛肉貿易方面卻并未受到任何影響。
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利用價格和物流優勢,早已迅速的搶占了我國牛肉市場。
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巴西對我國牛肉的出口量同比激增18%,而我國也對其新增了44家工廠出口資質,保證貨源穩定。
與此同時,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家也不甘落后,紛紛與我國建立穩定的供應關系,其市場份額也遠遠高于美國。
其實,不僅是牛肉市場,在所謂“貿易戰”這條路上,我國在多個行業,多個方面也都逐漸完成了“去美國化”的戰略布局。
面對美國在國際上所施加的重重壓力,我國都能夠做到從容應對。不僅如此,我國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會給許多國家帶來更廣闊的互惠空間。
而經歷過此次事件,想必美國的眾多企業應該也能深切的感受到,“失去資質”給他們帶來的嚴重后果。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中方沒續牛肉,美國廠商遭重擊:對華出口量幾乎降至0
參考消息:外媒:中國禁止從美國一家工廠進口牛肉
環球時報:“中國是一個大市場,兩周來我們的產量基本為零”
新浪財經:歐洲股市下挫 特朗普鼓吹全面加征關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