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華為公布了其2024年財報。華為在2024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同比增長22.4%;凈利潤626億元,同比減少28%。這是華為自2020年以來,營收再次回到8000億元以上。
具體到業務方面,華為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699億元,同比增長4.9%;終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390億元,同比增長38.3%;云計算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85.23億元,同比增長8.5%;數字能源業務營收686.78億元,同比增長24.4%;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營收263.53億元,同比增長474.4%。作為對比,在2023年華為在汽車板塊的收入僅為45.88億元。
可以看到,上述五大業務板塊均實現同比增長,汽車業務增長最多,也是唯一增長超過了100%的業務板塊。但是從,從規模上來看,汽車板塊目前還是華為5大業務板塊中最小的一塊,但隨著今年尊界、享界、智界的產品陸續上市,以及后續與上汽合作的“尚界”產品上市,整個板塊的收入將可能再次翻倍式增長。
當然,更值得注意的是,華為也宣告車BU正式實現了盈利。華為車BU在2019年成立。華為車BU最早一年虧100億元,后來虧80億元,2023年虧了60億元,智能汽車是華為業務中唯一拖后腿、在虧錢的項目。不過,在2024年年初,據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2024年年初透露,2024年大概能夠實現扭虧為盈。
原因是,在2024年前三個月華為智選車業務已實現扭虧為盈,車BU也接近盈虧平衡,因此余承東預計4月份往后可實現扭虧為盈。
此外,盡管華為沒有公布車BU具體的盈利情況,但是根據賽力斯2024年在入股華為車BU的同時,發布了一份《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在這份報告書中,首次披露了引望的模擬盈利情況——這實際上就是華為車BU的財務情況。2024華為拆分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并將其資產注入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引望”)
上述報告顯示,引望公司在2024年3月新成立5家子公司,分別在上海、東莞、蘇州、杭州和南京等地。在經營上,華為車BU在2022年和2023年還處于虧損之中,在2024年開始扭虧并迅速實現了盈利。
報告顯示,華為車BU在2022年營收為20.97億元,凈虧損75.87億元。而在2023年,華為車BU營收提升到了47億元,而虧損縮小為55.97億元。2024年1-6月,華為車BU的營收為104.3億元,凈利潤為22.3億元,凈利潤率為21.38%。這意味著,在下半年華為車BU實現了約159億的營收。而按照上半年的賺錢速度,華為車BU在2024年至少會實現50億的凈利潤。
除此之外,華為車BU在業務結構的細節在上述文件中也被披露。目前,華為車BU的業務主要分為硬件、軟件和服務業務兩大板塊。其中,在2022年,華為車BU的硬件業務收入14.4億元占比68.94%,而軟件收入僅為6.5億元。到了2023年,華為車BU軟件收入提升,占比達到了44.78%,為21億元,而硬件收入占比降低為55.22%但收入提升到了25.9億元。2024年1-6月,華為車BU的硬件收入為60.9億元,占比58%,而軟件收入為43.4億元占比41.6%。
華為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華為2024年研發投入為1797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不過華為沒有公布其在汽車業務上的單獨研發支出。
鴻蒙智行全年交付量超43萬輛,連續5個月蟬聯中國汽車高端市場成交均價第一,取得中國市場30萬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車銷售份額第一。在鴻蒙智行領域,2024年鴻蒙智行旗下,幫助四個車廠打造的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四界齊發”。在2024年的銷量中,問界品牌貢獻了38.63萬輛,占據了鴻蒙智行近9成的銷量。在2024年,鴻蒙智行成交均價已經達到 37.9 萬,連續 8 個月蟬聯中國車市 Top 1,并且已經遠遠超越傳統豪華 BBA。
截至2024年底,鴻蒙智行已經有15款合作車型上市,車型覆蓋了增程、純電和混動所有暢銷的動力類型,以及轎車、SUV、MPV、硬派越野多種品類,成為新能源市場中高端車型的標桿。
智能汽車的火熱銷售,也帶動了華為汽車部件的銷量。在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領域,華為又發布以智能駕駛為核心的乾崑系列解決方案,包括乾崑智駕與鴻蒙座艙、乾崑車控、乾崑車載和乾崑車云等業務。華為財報顯示,目前華為汽車智能部件發貨量超過2,300萬件,增長了7倍。
而基于高性能車控模組和VOS操作系統,打造了業界首個規模量產的全服務化架構的智能汽車數字底座(IDVP),使能合作車型高效開發。已經有6款搭載了IDVP的車型量產上市,未來兩年將有超過20款車型搭載。
華為判斷說,2024年,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單月最高值已達52%,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L2+配置率已經超過70%,以城區NCA為代表的高階智能駕駛功能加速普及。更先進的自動駕駛以及更優異的智能座艙體驗,已成為新能源購車人群的兩個最重要的決策因素。而在技術上已經占據認知和技術、品牌優勢的華為,將具有全面的競爭優勢。
比如在代表智駕能力的智駕和泊車上,華為在使用率上遙遙領先的存在。截至2024年底,華為乾崑智駕行駛總里程數超過14億公里,智駕里程占比30%,年度城區智駕時長占總智駕時長的45%。單用戶最長智駕里程數超過10萬公里。二截至2024年底,智能泊車輔助使用率大幅升級,年度智能泊車超過1億次。業界首發全向主動安全系統,累計主動避免潛在碰撞136.6萬次。
華為表示,乾崑智駕與鴻蒙座艙成為行業公認的汽車智能化第一品牌,整個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已經進入“高速增長期”。華為表示,在汽車板塊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品牌勢能,從中高端到超高端市場的全面覆蓋,進入跨越式增長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