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一家有好幾個父親的孩子嗎?
在四川和云南交界的深山中,生存著一個神秘又古老的村莊,這里被稱作“女人的天堂”。
這個村里的女人可以嫁兩個、三個丈夫,甚至嫁的丈夫越多,代表這家人越團結。
一對親兄弟可以娶同一個女人,真是還能共享一對姐妹,孩子不用管是和誰生的,統一都喊“大爸、二爸”。
不僅如此,妻子和多位丈夫之間維持關系的“秘訣”讓人吃驚。
直到如今這片土地上,人們依然守護著“一妻多夫”的制度不斷繁衍,過著傳統的男耕女織生活。
與世隔絕的村子
穿過四川西南和云南交界的地方,就倆到了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縣。
在這里隱匿著一個神秘的村子“俄亞大村”。
這里偏僻難行交通十分閉塞,光是走到距離最近的縣城都需要走上八天八夜,村里一些老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村子。
整個村子近500多年歷史,生活著200多戶人家,大多數都是納西族。
直到2014年的時候才通了公路不再與世隔絕,但村里人依然保持著男耕女織、人背馬馱的生活。
正因如此,村子常年保持著孤立狀態是的村子依然流傳著很多傳統文化,甚至形成了封閉獨有的生活,就像一座“孤島”一樣。
俄亞大村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據說麗江木氏土司的管家在俄亞打獵時,偶然發現了這片與世隔絕的土地,這里隱藏在群山之間,土地肥沃空氣清新,灑下谷子來年也能收獲滿滿。
于是,管家親自帶這當地的百姓來到了這片土地生活,從此以后納西族人在這里扎根,過著自給自足的富饒生活。
這里有著濃厚的民族色彩,去過這里旅游的人會發現。
整個俄亞大村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并且房子就像“蜂巢”一樣密密麻麻的連成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層次分明的建筑群落
村子里的房屋都是用石塊堆砌的,每戶都是三層高,上面兩層住人下邊關騾子等牲畜,村子里的小巷錯綜復雜,站在村子里就像深處迷宮一樣。
相對于俄亞大村獨有的民族風情,最讓人震驚的還是當地獨有“一妻多夫”的婚俗制度。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
奇怪的婚俗
在當地,他們把這種婚俗制度稱作“伙婚”。
通俗來講就是一個女人可以嫁給多個男人,大家搭伙過日子,而這些男人可以是不同的村民,也可以是親兄弟。
因為村子與世隔絕,這片貧瘠的土地就沒有外來補給,村民們只能依靠自己的雙手自給自足。
也正因如此俄亞大村的人們形成了互幫互助的傳統,包括在婚俗上,村民們都是族人通婚。
而長久以來村里自男多女少的情況是的很多男性都“打光棍”。
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出現,“伙婚”開始逐漸流傳并成為當地獨有的文化傳承。
除了這個原因,一妻多夫的產生還有著特定的歷史因素。
在古代的時候,俄亞大村每家每戶都需要出一個男人去戰場打仗,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說,家里的頂梁柱走了,這也意味著家庭的生計成了問題。
因此為了村莊能夠繼續繁衍生存,幾個男人娶同一個女人是最好不過的辦法。
如此一來,就算是家里一個男人去了戰場,剩下還有其他男人可以頂上來承擔家庭責任。
雖然這樣說這有一定道理,但要說真正導致村子發展一妻多夫制度的原因就是村民生活條件艱苦和土地資源的有限。
之前有檔節目專門去了俄亞大村采訪當地的村民,村民們都說村里一妻一夫制度的家庭很明顯過得要比一妻多夫家庭困難的多。
并且村子土地有限,要是分開的話每家每戶都分不了多少土地,沒有土地沒法種地自給自足,日子也就沒法過了。
有村民切身實際說過,嫁給兩個丈夫,一個可以在地里干活,另一個就可以去養牲口留騾子,留在家里照顧家庭。
這樣一家人承擔所有的重擔維持家庭,久而久之家里的生活條件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或許了解到這些會有不少人好奇,一個女人嫁給好幾個男人,那男女之間的關系又該怎么處理呢,難道不會吵架嗎?
實際上對于維持婚姻關系,納西族女人有著一套獨有的“秘訣”。
親兄弟、親丈夫
在俄亞大村,一個女人雖然可以嫁好幾個丈夫,但總的來說在一個大家庭里女人占據著主導位置。
家里的妻子掌握著決策權,家庭地位也很高的,一邊丈夫之間有什么沖突,妻子第一時間都會站出來出面調解。
一般有了妻子出面調解,丈夫之間有再大的矛盾也都能解開。
并且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離不開妻子,任何問題和事情要先經過妻子的過問和建議,妻子同意后才能繼續干。
家里第三層是妻子的房間,沒有妻子的允許丈夫們也都不能直接闖進妻子的房間。
不僅如此,因為大多數家庭都是親兄弟娶一個女人,所以納西族女人為了能穩定家庭的和諧,和每個丈夫都搞好關系。
丈夫們和妻子在一起的事件也都是均分的,妻子會用紅繩穿在丈夫們的門把手上來標記和每個丈夫在一起的時間,然后以此類推。
勤勞的納西族女主人
并且,納西族女人也要求生下的孩子不講究具體到和那一個丈夫生的,不管生了幾個孩子,都屬于每個丈夫,都有照顧承擔的義務。
而孩子們統統都喊“大爸、二爸、三爸...”不區分哪個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相較于大山之外的現代文明,俄亞大村處處都透露著原始文明的真實,幾百年來勤勞的納西族人堅守在大山深處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或許在我們看來她們的生活和習俗讓人難以理解。
但對于納西族人來說,獨有的文明和歷史文化底蘊更能訴說著他們不凡的生活,對此你怎么看?
信息來源:光明網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津門網程默:秘訪最后的伙婚部落——俄亞大村》
2.光明網:《四川涼山俄亞大村:古老村落的“網紅”經濟》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