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陜西一老農丟了1塊3角五分錢,兒子說在老鼠洞。老農氣急刨了老鼠洞,卻發現一個白色的東西,老農嚇得直冒冷汗。
剛開始老農只看到一窩老鼠仔,正用賊溜溜的眼睛看著他。
這都無關緊要,老鼠生仔誰能管得著,重要的是他的錢呢?
他在撥了撥這一窩遍體通紅的老鼠仔,發現自己的錢居然被老鼠做了窩。他突然就火冒三丈,舉起鐵锨準備將一窩老鼠仔鏟了。
但是看到老鼠仔那可憐巴巴的樣子,他又下不了手,想想老鼠干壞事,老鼠仔是無辜的,只好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找了一點舊棉絮將老鼠仔包裹氣來,送到村外的野地里。
回去后,老農從老鼠窩里取出了充滿尿騷味的錢,氣又上來了。心想:如果不刨了這老鼠窩,它們會繼續肆無忌憚的干壞事。
想到這里,他抄起一把鏟子,開始向老鼠洞里挖,挖了半天,老鼠沒挖到,卻挖出一條乳白色的東西。老人突然緊張起來,人常說蛇鼠一窩,難道是一條白蛇,想到這里老人緊張得直冒冷汗。
為了防止被蛇咬,老農一鐵锨拍了下去,卻發現那蛇紋絲不動,老農確定不是蛇的時候,大著膽子拉出來一看,自己都忍不住笑了,這不是自己嚇自己嗎?
再仔細端詳手里的棍子,粗細跟筷子差不多,拿在手里光滑細膩,他趕緊裝進了口袋里,接著往下刨,結果又刨出一根一模一樣的細棍子。
為了保證刨干刨凈,他將老鼠洞翻了個底朝天。
回屋后,他將兩個乳白色的細棍子用布條擦拭干凈,他只是覺得這棍子做工精美,光滑細膩,但是老農也沒弄明白那樣的棍子是用來做什么的。后來就隨手放在桌子上。
后來,他的兒子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將棍子揣進書包里,帶到學校和同學把玩,卻被路過的歷史老師看到,歷史老師看過后,覺得這個東西不一般,于是聯系了當地文管所的文物專家。
文物專家趕到現場時,經過鑒定,這兩根乳白色的細棍子叫算籌,是古人用來計數用的一種工具。
文物專家連忙詢問老農的兒子,這棍子是哪里來的?老農的兒子便帶著歷史老師和文物專家來到家里,指著墻跟前的老鼠洞說:就是在這里刨出來的。
文物專家驚喜地說:下面可能有古墓。
在征得老農的同意下,文物專家對老鼠洞下進行了發掘工作,卻挖出一座夫妻合葬墓 ,但是墓中除了遺骸外,并沒有發現值錢的東西。
但是卻在一個角落里發現了一個牛皮袋子,里面裝了有十幾根一模一樣的細棍子。
老農也將自己刨出的兩根交給了文物專家,讓文物專家帶回研究。
文物專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些乳白色的像筷子一樣的細棍子叫算籌,是西漢時期的算數工具,材質是象牙的,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當然除了象牙材質的算籌,還有竹子材質,木頭材質,獸骨材質,純金材質的。
不論使用什么材質,它的最終使用方法就是一致的。
算籌一直自用到明朝中期,隨著珠算的引入,才退出了歷史舞臺。
在數學發展史上,算籌是數學的鼻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