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關注
1
英國恐卷入特朗普貿易戰
英國首相府唐寧街10號今天表示,英國預計會受到周三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一輪關稅的影響,并且不排除采取報復措施。首相的官方發言人表示,兩國就一項經濟協議進行的談判“富有建設性”,但談判在周三之前可能無法結束,屆時美國對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的25%的新關稅就將生效。特朗普此前已經對來自其他國家的商品征收了一系列關稅,英國對美國出口的鋼鐵和鋁已經征收了 25% 的關稅。 上周末,他暗示關稅將影響所有國家,而不僅僅是與美國貿易失衡最大的國家。英國一直在與美國進行談判,試圖獲得豁免。
就在昨天,英國首相斯塔默還和特朗普通了電話 ,唐寧街表示兩人就促使雙方貿易繁榮的經濟協議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談判”。英國政府還指出,與其他合作伙伴相比,英國與美國的貿易關系“相對平等”。但美國數次非針對性的加征關稅仍然讓英國的汽車和鋼鐵產業受害不小—— 根據汽車行業組織的數據,英國汽車出口額每年約為76億英鎊,美國是繼歐盟之后英國汽車的第二大市場。 預計特朗普的新關稅將打擊勞斯萊斯和阿斯頓馬丁等英國豪華汽車制造商。
此外,工黨政府軟弱的態度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斯塔默表示, 英國將“采取冷靜務實的態度”應對任何關稅,并稱“與美國的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反對黨已經政府采取反擊措施,就像加拿大和歐盟已經做的那樣。自民黨領袖戴維表示:“顯然,禮貌對特朗普不起作用,我們必須與加拿大和歐洲的盟友站在一起,表明不會被欺負?!? 目前還不清楚如果關稅真的生效,英國將如何報復。反制措施有多種選擇,從對英國產品對美國特別重要的行業征收關稅,到專注于美國產摩托車等特定產品。
英國議會的預算責任辦公室警告稱,貿易戰將使經濟增長損失數十億美元,并幾乎抹去全部財政預算空間,導致進一步增稅或削減開支。 預算責任辦公室發布的最新經濟預測稱,在最“嚴重”的貿易戰開打情況下—— 即英國和其他國家對特朗普的關稅進行報復——今年的GDP將比預期低0.6%,明年更是將低1%。如果英國不采取報復措施,今年的GDP將比預期低0.4%,明年將比預期低0.6%。
2
資深議員“公費養狗”遭批評
在工黨一位資深議員被爆出因“寵物租金”費用向國會報銷了900英鎊之后,內閣大臣呼吁開始對議員可以報銷的費用進行審查。陷入“公費養狗”丑聞的是工黨黨鞭兼考文垂西北區議員歐沃特米(Taiwo Owatemi),她將這筆費用加在議員住房補貼中,因為她如果要在倫敦租住的房產中養狗,就需要向房東額外付這筆錢。她 每月的租金為2,340英鎊。
目前尚不清楚還有多少其他議員申請了類似的寵物費用報銷,因為這些費用通常不單獨列出,而是包括在租金申請中。規則規定,國會議員在最近加薪后,當前年薪為93,904英鎊,如果他們的選區在首都以外,他們可以申請報銷支付在倫敦的工作和生活費用。
殘疾活動人士稱這一情況是“恥辱”,因為 歐沃特米目前正在幫助政府推動削減50億英鎊的殘疾福利,這讓代表殘疾人利益的團體憤怒,指責議員們剝奪弱勢群體的補助,卻自己拿公費來養狗。代表納稅人利益的游說組織納稅人聯盟則呼吁議員自掏腰包支付寵物費用。
政府的安全大臣賈維斯( Dan Jarvis)對此表示,國會不應該允許他的工黨同事公款養狗,但 歐沃特米遵守了報銷的所有規則,并沒有做錯。因此政府會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要求議會研究修改關于報銷的規章制度。
3
倫交所期待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
近幾年,倫敦的股票市場陷入寒冬,上市公司不斷減少,去年甚至還有88家公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退出倫敦證券交易所。近期,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宣布尋求在美國上市,此前英國政府希望該公司能在倫敦上市,但倫敦金融城在這里再次遭遇挫敗。
金融城現在寄希望于英國孵化的 眾多年輕金融科技公司,他們中任何一家公司的上市都將為倫敦及其金融科技中心地位帶來重大推動。其中數字銀行Monzo的期待值最高,Monzo在2024年10月通過二次股票出售將其估值提高至45億英鎊,目前擁有超過1000萬客戶。據說其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與公司董事會在上市地點問題上意見不一,老板瞄準美國,而董事會渴望留在倫敦金融城。
另一家數字銀行獨角獸公司 Starling也被看好,其總估值超過54億英鎊,使其成為英國最受期待的IPO之一。在2022年,Starling公布稅前利潤3210萬英鎊,迎來了第一個全年盈利年。此外總部位于英國的先買后付公司 Zilch也預計將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上市,其首席執行官與英國政界和金融城行會關系密切。不過,這些新興企業是否會選擇在倫敦上市仍然不確定——此前同樣在倫敦茁壯發展的數字銀行Revolut首席執行官就公開表示,在倫交所上市“不現實”。
4
英國私立學校紛紛在尼日利亞開分校
多年來,富裕的尼日利亞人都熱衷將子女送往英國著名的寄宿學校,但現在其中一些學校正開始到該國設立分校。去年,九大公學之一的查特豪斯公學( Charterhouse)在尼日利亞第一大城市拉各斯開設了一所小學,并將于今年9月開設中學,拉格比公學也將于9月開始提供中學教育。
其他知名機構,如米爾菲爾德、惠靈頓學院和哈羅公學,也在探索尼日利亞的機會。 雖然中東和中國等地區已經擁有大量國際學校,但非洲相對而言機會更多,吸引了更多英國私立學校。
對尼日利亞家庭來說,讓孩子在本土接受這些私校的教育不僅可以保留更多他們的文化身份,也能省下一大筆機票、生活費甚至學費。比如查特豪斯公學在英國本部每年的學費約為60,000英鎊,但在尼日利亞校區學費僅合約15,000英鎊。 這種趨勢可能會延伸到英國大學——尼日利亞的高等教育體系面臨的挑戰甚至比其中學教育部門更大,許多學生選擇出國留學。 尼日利亞首屈一指的大學伊巴丹大學成立于1948年,曾是倫敦大學的一個分校。
圖文來源:BBC/Telegraph/Sky News/Financial Times/Daily Mai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