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3月31日,俄烏沖突1131天
目前來看,烏克蘭形勢和人心都出問題了:一向被外界視為挺烏反俄急先鋒的芬蘭總統,也突改口風了——提議將4月20日定為烏克蘭停火日,這或表明烏軍形勢可能比外界想象更嚴峻
芬蘭總統斯圖布總統在倫敦舉行新聞發布會,分享了他與川普會晤的細節,并提議將4月20日定為烏克蘭停火日。
斯塔布這樣說道:“這次會晤非常有益,我們討論了兩個主題。 第一是芬蘭和美國的雙邊關系,第二是烏克蘭問題,尤其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 川普總統詢問我是否可以信任普京。我的回答是不能。”
然而,耐人尋味的,斯圖布卻在該新聞發布會突然強調必須達成停火協議,而且必須確定具體日期——芬蘭認為 4月20日是全面無條件停火的合適日期。
因為這一天,不僅東正教和天主教都會慶祝復活節,而且還是特朗普上任三個月的日子——這似乎有恭維川普或引導川普推動停火之意——某種程度上來講,在這一天停火,外界可能認為,這是送給川普的禮物,也彰顯川普為和平做出和達成的非凡成就
此外,斯塔布還表示,他認為俄只懂得武力,需要制裁和凍結俄資產來支持烏,需要建立強有力的制裁機制來激勵停火,如果俄不同意停火或違反停火,就應該實施制裁機制。同時,川普對俄的耐心“正在耗盡”,如果莫斯科拒絕同意停火,華盛頓還有“長遠計劃”
與此同時,外界發現,一個來月前,這位芬蘭總統還曾明確聲稱俄勝即美輸和要戰斗到底!
當時,他這樣說道:
“如果有一絲一毫的跡象表明普京會獲勝,那么美國就輸了,因為烏克蘭戰爭關系到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還關系到歐洲的安全和美國的領導地位,所以所以我認為,我們需要戰斗到底。”
有觀點指出,很明顯,自沖突以來,芬蘭被外界廣泛視為堅定的挺烏反俄先鋒,然而現在來看——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及立場似乎已然發生微妙變化
特別是這一轉變是發生在俄軍幾乎全面收復了庫爾斯克全境失地和歐洲重新武裝計劃和英法向烏派遣維和部隊遭遇挫折之際——這著實耐人尋味,或深刻反映烏克蘭形勢的嚴峻和歐洲對烏支持力度可能在開始下滑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看,芬蘭的轉變,很可能還代表了歐洲許多國家的看法。甚至,不排除,芬蘭此番重磅表態或停火提議有可能還得到了澤連斯基當局的支持。畢竟,盡快停火其實有利于烏克蘭,能夠幫助獲得喘息之機等等。
然而,關鍵問題是,普京此前似乎實質上否決了無條件停火的提議已經明確指出同意停火30天建議但有些問題需要細致研究,現在的重點是黑海協議和停止能源設施攻擊,甚至普京27日還明確表示俄軍將會徹底擊潰烏軍....
那么,這個觀點有道理嗎?接下來,局勢又將如何發展呢?4月20日會停火嗎?
圖片加載中…
當地時間3月29日,據歐洲媒體報道稱,烏克蘭總參謀部稱,俄軍2025年的新攻勢將在未來幾周內開始,并持續6到9個月。至于進攻重點,俄軍將沿著整個前線發動攻擊。
對此,兩位G7外交代表同意這一評估。而烏克蘭軍事指揮官表示,俄羅斯最近加強了攻擊,以便在預期的更大規模攻勢之前改善其戰術地位。
圖片加載中…
與此同時,前線各大軍事頻道的開源態勢圖佐證烏軍官關于俄開始加強攻擊的說法
概括而言:眼下,烏軍反攻乏力,俄軍開始恢復多線推進——烏軍進攻別爾哥羅德遇挫,庫爾斯克局勢持續惡化。而俄軍在庫爾斯克、蘇梅、扎波羅熱、紅軍城等多方向持續取得進展
圖片加載中…
根據法國信源最新消息顯示,截至當地時間3月30日,烏軍在庫爾斯克只控制了約60平方公里,在別爾哥羅德州則控制約30平方公里(這與一些大V宣稱的烏軍在該地區控制150平方公里的說法是相差甚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這些大V并不了解這個地區雙方投入的兵力情況)
而俄軍則在蘇梅州控制了數個村莊,約占數十平方公里。
圖片加載中…
此外,耐人尋味的是,英國經濟學人稱,澤連斯基正在認真準備停火后的選舉
該媒指出,上周,澤連斯基指示他的團隊在完全停火后組織投票。烏克蘭議會將于5月5日就延長將于5月8日結束的戒嚴令進行投票:解除戒嚴是啟動選舉進程的第一步,烏克蘭選舉計劃于7月初舉行。澤連斯基將試圖通過 7 月份的意外選舉讓對手措手不及,希望緊迫的期限能讓他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參選。
另外,還有三條重磅消息,值得一提。
最近幾天,美國明顯加強了在中東的軍事部署,已經構建強大打擊體系——概括而言:眼下,美國“杜魯門”號航母延長部署,“卡爾·文森”號4月上旬也將抵達中東地區,并在該地區部署約62架F - 35戰機。更重要的是,7架B2“幽靈”隱身轟炸機攜鉆地彈等,與10架KC - 135R加油機、7架C - 17運輸機開始集結于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島——這對胡塞和伊朗構成巨大威脅
緊接著,美國《紐約時報》3月29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政府介入俄烏沖突的程度遠遠高于外界的預期,美國軍事和情報官員深度參與了烏克蘭的作戰行動,甚至批準襲擊俄羅斯領土內的目標。
隨后,及至30日,川普接受采訪時突然表示,他對于普京最近批評烏總統澤連斯基的可信度等言論“非常生氣”和“惱火”,如果因俄羅斯的原因導致俄烏不能達成停火協議,美國可能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征收二級關稅(所有石油將被征收25%至50%的關稅),并且這一關稅措施將在一個月內生效。同時,他還計劃本周與普京溝通。
然而,俄方似乎并未被美國威脅所嚇阻。
據俄衛星通訊社報道稱,頓涅茨克領導人:當前天氣總體上十分利于俄軍推進
俄國防部:過去一天,烏軍損失1175名軍人,俄防空系統擊落5枚JDAM航空導彈和150架無人機,基輔政權繼續攻擊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這表明它無意履約涉及解決烏克蘭沖突的任何承諾
克宮:普京與川普的通話目前不在日程安排中。普京對此類溝通持開放態度,如有必要,可迅速安排此類對話。
圖片加載中…
有分析指出,綜合來看,盡管眼下俄軍掌握戰場主動權,并開始變得日益活躍,但前線仍然總體保持了僵持態勢。
在這種背景下,芬蘭總統突然提議4月20日達成停火——確實與其之前的言論或立場是有所不同的,但這并不代表芬蘭和歐洲的立場發生根本性變化!
甚至,細細琢磨,不難發現,其實歐洲、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與拜登似乎并無本質差別——都是烏克蘭顯露劣勢時,要么想替它叫暫停以讓其獲得喘息之機(甚至停火期間很可能會快速推動向烏派遣特遣隊和提供軍援),要么是對烏提供新一批軍援等支持,它們的最終目都是設法維持烏克蘭局勢罷了
當然,就俄方的態度和前線局勢來看,俄方同意4月20日無條件全面停火的可能性是較小,甚至俄方可能還認為——烏方連部分停火(停止攻擊能源設施)都不遵守,何論全面停火?飯要一口一口吃,才會噎著。
此外,若未來兩三個月內,美國真的猛烈空襲伊朗本土,進而導致美伊爆發劇烈沖突的話,俄軍則有可能會果斷抓住這個難得的戰略空擋期:吹響總攻號角,以便一舉徹底擊潰烏軍,甚至不排除直接進攻立陶宛,進而有可能會一舉瓦解北約聯盟,讓美國30年的北約東擴成果就此損失一空
總之,持續關注,期待早日結束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