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 回復“拼車”、“相親”、“求職”獲取最新信息
2015年12月初,中共壽縣縣委、壽縣人民政府出臺《于加快推行“互聯網+”產業發展實施意見》。這份壽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目標任務、發展措施及支持政策,繪就了壽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藍圖。2016年8月,壽縣被國家商務部、財政部、扶貧辦批準為國家第三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2016年11月,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執行《壽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實施方案》。從此電商作為一種新的銷售方式,融入人們的生活,從“舊時王室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當電商邂逅晶瑩剔透的壽縣大米糧食、風味獨特的臘鵝、滿口生香的瓜蔞、鮮活亂蹦的安豐塘水產……將會產生怎樣的市場奇跡,帶動農村富裕、增收,帶來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
讓我們穿行在2948平方公里的壽州大地,去見證電商為壽縣百姓帶來的福祉!
一塘好水,好資源成就好網貨
安豐村位于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天下第一塘”安豐塘西側。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豐富的農產品資源,2023年10月安豐塘鎮安豐村成立壽縣一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要打造生態養殖基地和電商運營基地。養殖基地占地面積70余畝,養殖內容包括雞、鴨、鵝、魚,為電商運營基地持續供應農副產品資源。安豐村利用電商賦能鄉村,通過線上將優質農副產品進行直播推廣,拓寬本地特色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不僅帶動安豐村多名村民就業,還帶動周邊3個村,部分村民參與到養殖管理中,帶動村集體增收15萬元。2023年一塘電商的營業額達到90萬元, 2024年實現營業額114萬元。
位于安豐塘畔的安徽天下第一塘綠色農業發展公司主要從事綠色養殖和種植,現有專業養殖面積300平方米,擁有甲魚精養池150余畝,稻田養蝦面積500余畝,帶動周邊十余戶農戶從事稻田養蝦,日交易龍蝦可達3萬斤,有4輛冷鏈車每日發往合肥、南京等地。公司子公司安徽綠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線上銷售各類特色農副產品,月銷額高峰期達百萬元。
迎河鎮的周南,2015年成立大江南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水草豐茂的肖嚴湖畔從事皖西白鵝的孵化、養殖、銷售,目前白鵝存欄量已達2萬多只。2024年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額近百萬元。2025年3月18日,公司擴建辦公場所和產品展廳,準備再上一個臺階。
品牌引領 淘小甸喜圓致富夢
位于革命老區小甸鎮西部的楊圩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圍繞“代賣代買、便民服務、快遞收發、信息上報、金融服務、業務宣傳”六大功能,以電商扶貧為抓手,秉持“便民、惠民、富民”的發展理念,依托全鎮16個村“一村一品”產業特色,利用微商、微信小程序等網絡購物平臺,通過直銷、網紅帶貨、消費扶貧、現場展銷等多種方式,快速發展,現已建設成為擁有家禽、禽蛋、蝦稻米、水果、食用油、瓜蔞等十二種優質農副產品為主打的農村電商平臺,產品遠銷江浙滬等地。截止2022年12月,平臺共銷售農副產品共3萬余單,銷售收益82萬余元,戶均增收1000-4000元,為村集體增收11.5萬余元。
“電商+品牌”。楊圩村電商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廣泛開展市場調研,充分利用小甸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注冊了“淘小甸”商標,設計logo,通過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及各類展示展銷會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推介。同時楊圩村電商服務中心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將分散在小甸各地的糙米、蝦田米、菜籽油、香油等農產品統一集中整合在“淘小甸”名下,“游擊隊變成了正規軍”,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淘小甸”品牌也迅速成為壽縣農村電商的“網紅”。
網上直播 臘鵝飄香“家鄉味”
壽縣地處江淮之間,地大物博,四季分明,物產豐富。特別是淝水之濱、安豐塘畔、瓦埠湖沿岸,水草豐茂,無污染,為皖西白鵝、壽州白鵝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飼養白鵝成為當地群眾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徑。
每年農歷10月,就是臘味飄香的季節。這時候也是古壽州土特產公司總經理魏強國最忙碌的時候。大批的臘鵝、咸肉、雞鴨要包裝、出售,他親任主播,網上直播帶貨,把咸雞臘鵝發往合肥、六安和長三角等地。有時忙得一天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但效益也是十分可觀。有時一天竟有80多萬的營業額。
直播帶貨讓魏強國嘗到了甜頭。他先后榮獲2023年央視預制菜全國爭霸賽安徽分賽區最具地域特色預制菜獎、淮南市第二屆電商直播大賽一等獎和壽縣首屆“新農人”電商直播大賽一等獎,被壽縣農業農村局、壽縣工信局、壽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聘為“新農人鄉村振興推薦官”。現在,公司已在新、老城區開了3家直營店。
為了打造壽州臘鵝品牌,2024年1月22日,魏強國發起成立壽縣臘鵝行業協會,抱團取暖,把產業做大做強。
2024年12月,壽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壽縣壽州綠色農業有限公司整合資源,建立鄉村振興驛站,把25個鄉鎮的名優土特產集中起來,設立展柜進行展示,實行線上線下銷售,實現進一家店,買全土特產的銷售目標,幫助優質農副產品找到了市場和銷路。該公司還將在新城區合適位置再開一家鄉村振興驛站,讓土特產銷售更加便捷。
線上銷售 壽縣大米端上長三角餐桌
壽縣是全國產糧大縣,2022年水稻種植面積超255萬畝,水稻產量超100萬噸,大米生長環境好,無污染,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歡迎。經過幾代“新農人”的辛勤耕耘,壽縣大米已遠銷合肥、上海、蘇州、浙江、江西等地,端上長三角的餐桌。
針對壽縣大米在體量、質量上的優勢,壽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全力打造壽縣大米品牌,緊緊依托互聯網+電商平臺,拓展壽縣大米線上銷售渠道,為壽縣大米網銷插上“互聯網+”騰飛的翅膀。壽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先后為“淘小甸”、“繼承糧油”等大米商標授權使用“e品壽州”區域公用品牌,提升壽縣大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針對大米加工企業人才匱乏問題,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派出專業電商運營人員走進企業指導,幫助企業邁開轉型線上銷售第一步。為解決快遞發貨成本高的痛點,中心積極與縣工信局溝通,爭取到 “壽州云倉”項目,幫助企業實現快遞發貨價格下降5%以上,切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通過一系列幫扶舉措,越來越多的傳統大米加工企業,開始轉型線上業務,僅2022年,全縣新增20余家大米加工企業進軍互聯網市場。2022年,安徽精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國精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網絡銷售額突破千萬元大關;“繼承糧油”、“天下一塘”等5個大米商標品牌榮獲安徽省農村電商“百萬品牌”稱號。安徽豐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六壽園”牌大米被授予安徽氣候好產品稱號。該公司832平臺訂單交易量2022年703萬元,2023年426萬元,2024年330萬元。2022年7月,豐茂公司發起成立壽縣稻米行業協會,聯合46家水稻良種研發、水稻生產、稻米加工、社會化服務、大米銷售等全產業鏈企業抱團取暖,開展壽縣大米中國地理標志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提升壽縣大米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未來與展望
近年來,壽縣電子商務呈現蓬勃發展態勢,電商交易額穩步增長。2024年,全縣快遞發件量達6435萬件,電商交易額64億元,同比增長10.30%,縣域產品外銷達15.9億元,同比增長16.9%。認真落實惠企政策,及時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組織48家電商企業申報2023年度電商產業發展扶持資金460萬元。
農村電商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了農民增收。電商的發展促使農業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步伐加快,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電商帶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電商促進了農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了觀光農業、采摘體驗等休閑農業項目,吸引大量游客。2024年全縣休閑農業接待游客296.1萬人次,收入達到5.06億元。
未來,壽縣將圍繞扶持電商發展降低物流成本,加強電商人才培育與引進,為當地農產品銷售培育優秀人才隊伍,提高農產品標準化水平。圍繞壽縣大米、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推動“兩品一標”認證,推進果蔬標準化基地、規模化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訂單基地建設。提升農特產進果蔬標準化基地、規模化種植養殖等農業生產訂單基地建設。提升農特產品市場競爭力,扎實做好壽縣特色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宣傳推廣。推介壽縣優質農副產品。鼓勵本地電商企業和農產品品牌創新營銷模式,加強品牌建設,突出地方特色。通過參加農產品展銷會、電商大賽等活動,提升壽縣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造福壽州百姓。
來源:壽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趙鴻冰
責編:月月 審核:藍色海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