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銀行雙鴨山分行向建平村捐贈價值30萬元的農機設備)
3月19日,建設銀行雙鴨山分行向寶清縣七星河鄉建平村捐贈了價值30萬元的農機設備,破解了春耕生產難題。這筆金融“活水”不僅為1.8萬畝耕地注入生產動力,更通過“黨建+產業”模式激活集體經濟,預計年增收4.5萬元以上。
精準幫扶破解“春耕之困”
春日的陽光灑在建平村剛剛蘇醒的土地上,嶄新的馬斯奇奧六行免耕播種機、雙蘭六行免耕播種機、宏偉1.3大壟大豆播種機整齊排列在村文化廣場,機身上的“中國建設銀行助力鄉村振興”字樣格外醒目。隨著建設銀行雙鴨山分行紀檢組長劉文成將農機設備交付給村支書林少平,價值30萬元的農機正式落戶建平村。
(先進的農機將助力建平村開展科技化耕作)
在交付儀式現場,66歲的低保戶胡興錄撫摸著嶄新的農機感嘆道:“往年雇外村機器每畝要多花30塊,今年用咱自己的農機,光整地就能省出兩頭豬錢!”他身后,十余名村民圍著農機拍照,孫發財掏出手機掃碼查看設備參數:“這精量播種系統真先進,只要設置好種子播量、株行距和播深參數,就能自動完成精密播種。不僅能同步完成排種、開溝、覆土、鎮壓、施肥、施藥多道工序,還能節省30%的用種量,預計增產8%以上,以后咱也能像大農場那樣科技化耕作了!”
建平村耕地面積達到1.87畝,但因缺乏大型農機具,每年春耕時節村民都要為“搶農時”發愁。林少平回憶:“去年春播趕上連雨天,外村機械進不來,急得我在村頭轉了三天。”建設銀行寶清支行行長劉智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與村“兩委”反復溝通并實地征詢村民意見后,迅速向上級申報采購農機項目,資金撥付到位后,僅用15天就完成了設備采購到落地的全流程。
“造血式”幫扶激活集體經濟
(“黨建+產業”模式精準滴灌鄉村沃野)
“捐贈的農機具屬村集體固定資產,我們采用‘保底收益+浮動分紅’模式,優先保障脫貧戶免費使用,剩余作業時間對外發包。按每天作業200畝計算,預計年增收4.5萬元以上。”林少平介紹說。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寶清監管支局局長張維指著遠處的高標準農田說:“建行的金融活水正通過‘黨建+產業’模式精準滴灌。去年他們投放的643萬涉農貸款解決了38戶農戶融資難題,現在又送來農機,真正打通了農業生產的‘最后一公里’。”
伴隨著農機轟鳴聲響起,村民們圍在田埂上算起了經濟賬:“按每畝增產50斤算,今年咱村能多收90萬斤糧食!”這30萬元農機不僅是春耕生產的“及時雨”,更是鄉村振興的“播種機”。當建行的精準幫扶與黑土地的農耕相遇,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壯美畫卷正在七星河畔徐徐展開。(秦薏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