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火爆馬拉松背后的財富密碼
要說現在什么運動最火,我覺得非馬拉松莫屬了吧!
馬拉松可不只是跑個幾十公里那么簡單,它背后藏著不少“財富密碼”呢。你可能不知道,馬拉松帶來的經濟效益超乎想象。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就舉辦了671場馬拉松比賽,遍布31個省的261個城市,參賽總人數超過了656萬人。平均算下來,每天都要舉辦差不多1.8場比賽,這數字是不是有點嚇人?為啥這么多城市都搶著辦馬拉松啊?
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場大型馬拉松能拉動當地的旅游、餐飲、住宿等好多行業發展。畢竟,這么多人來參賽,帶來的客流可不是開玩笑的!
一座城市的“黃金賽道”
尤其是那些熱門的馬拉松比賽啊,那中簽率簡直跟搖號似的。比如說2024年的北京馬拉松,18萬人報名,就那么2.4萬個名額;再看看上海馬拉松,25.8萬人報名,結果中簽率才11.2%。
你說說看,這么多人跑馬拉松,哪個城市看到這么多“行走的GDP”不得搶著辦馬拉松啊?
有人說啊,這42公里的賽道早就不是單純為了跑步了,而是變成了城市里年產值上百億的“黃金賽道”!
那么一場馬拉松,到底靠啥賺錢呢?其實主要就這三個部分:
1、廣告贊助費;
2、政府補貼;
3、報名費和周邊產品銷售。
其中,贊助費才是大頭兒。為啥呢?因為馬拉松吸引的參賽者和觀眾太多了,這簡直就是個天然的廣告平臺,品牌商當然想往這兒投錢了。
像一些頂級的馬拉松比賽,贊助費能占到總收入的一半還多呢。要是能冠名贊助,那就更厲害了,直接上千萬起步。畢竟冠名了之后,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蹭蹭往上漲。
就說2024年的成都馬拉松吧,蒙牛光是冠名費就花了1200萬!
誰說馬拉松不賺錢
北京馬拉松的頂級合作伙伴阿迪達斯,這次砸了2000萬的贊助費,那些運動品牌啊,就特別喜歡在馬拉松比賽里爭著當冠名商或者最大贊助商。
數據顯示,特步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贊助了超過1000場比賽了。現在連一些不是搞體育的公司,比如銀行、房地產、物流、汽車企業之類的,也都開始往馬拉松贊助這塊湊熱鬧。
而且政府給馬拉松比賽的補貼也是一大筆錢呢,一般在100到500萬左右。像深圳馬拉松這種大活動,甚至能拿到1250萬的補貼,主要就是為了讓比賽辦得更好,吸引更多的參賽者和觀眾。
一個城市要是馬拉松辦得好,那它創造的GDP就能蹭蹭上漲!
據統計,2024年蘭州馬拉松直接帶動了5.38億的消費,武漢馬拉松更是創造了7.8億的綜合收益。你說馬拉松是不是很賺錢?
其實報名費只是小頭,一般每人200到300塊,跟贊助費和拉動的消費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但你看那些周邊產品,像衣服、帽子、紀念品之類的,消費可就大了去了!
跑馬拉松到底是個燒錢的事兒嗎
數據顯示啊,一個愛跑步的人平均會在跑步裝備上花掉差不多1萬1千4百塊錢。那些特別資深的跑友啊,花個2萬、3萬,甚至5萬的都有。從上千塊的跑鞋,到智能手表,再到各種能量補給,這整個過程都能變成生意!你說馬拉松想不賺錢都難吧?
那你一年平均能跑幾場馬拉松呀?參加一場馬拉松,你大概會花多少錢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