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最近都刷到了這個新聞——00年0點0分出世的世紀嬰兒千千因病離世,年僅25歲,令人十分惋惜。
據悉,千千在3月初感冒后一直未能痊愈,發燒降不下來。但她沒有在工作地就醫,在8日才回到老家準備就醫治療,回家后體溫已經逼近40℃。
9日凌晨,千千突然在醫院昏迷,經搶救無效離世,死因為心源性猝死。
近年來,年輕人發生猝死的新聞頻發,難道真就一點辦法沒有嗎?其實,在發生猝死前身體會有一些異常的癥狀表現。
一、人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求救信號!
世衛組織對猝死的定義為: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很多人覺得猝死只會發生在心臟病患者身上,其實這個說法并不準確。雖說大部分猝死與心臟相關,心臟在短時間內停跳、呼吸停止,導致身體和大腦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引起死亡的現象為心源性猝死。罹患冠心病、嚴重心律失常、高血壓以及心衰等癥的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但心臟性原因并非猝死的唯一誘因,長期加班、過勞、吸煙飲酒以及熬夜等因素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逐漸年輕化,從而增加猝死的發生風險。
日本一項針對1000余名受試者進行的研究指出,有先兆癥狀的644人里,最為常見的癥狀分別是呼吸困難、胸痛以及暈厥。
無獨有偶,《柳葉刀數字健康》上的一項研究也揭示了心臟驟停前的征兆,該研究對848名18~85歲的受試者進行了調查,這些受試者都發生過心臟驟停癥狀。
通過分析發現,約有半數的心臟驟停患者會在數小時、數天或數周內出現呼吸急促、胸痛、呼吸困難、出汗以及癲癇等癥狀。
小九根據研究總結了人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的5個求救信號,千萬別忽視!
1、乏力疲憊
在無緣由的情況下,出現疲勞、乏力等癥狀,很可能與心肌炎、心肌病相關。其中心肌炎在年輕人身上較為常見,多會出現在感冒后1~2周,身上表現為疲乏、胸悶、乏力,這種情況很容易誘發急性心衰,造成猝死。
2、呼吸困難
表現為呼吸急促、費力,需要大口呼吸才能喘上氣。這與心臟功能急劇下降導致肺部淤血影響氣體交換相關,也可能是肺栓塞等嚴重疾病所致。
3、心前區疼
心前區出現壓榨性、緊縮性疼痛感,疼痛還可能向左側身體放射,這種疼痛一般會持續15分鐘以上,休息會服用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4、暈厥
暈厥是猝死很常見的前兆之一,大部分暈厥與心跳突然減慢、停止所致的腦供血不足相關。部分患者的暈厥在持續幾秒后可自行恢復,如若無法恢復的話,則可能造成猝死。
5、嚴重胸痛
疼痛是猝死發生前較為常見的征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發現感知的癥狀。一旦身體出現劇烈的胸痛,感覺透不過氣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二、“蓄謀已久”,猝死背后藏著這樣的規律!
為了查明猝死的誘因,醫學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急救醫學》上發表過一篇針對5500余名猝死者的實體解剖數據,結果發現了4個高度一致的典型征兆。
1、心源性猝死占主導
心源性猝死占所有受試者的57.76%,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炎等,有320人因心肌炎而猝死。出現癥狀的患者中,最為常見的為突發、休息睡眠狀態下出現嘔吐、呼吸困難、頭暈、頭痛、心悸等癥狀。
2、患有高血壓
在所有猝死人群中,高血壓患者占比38%。相較于普通人,高血壓患者30歲時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幾率增加了30%,血壓每上升20/10mmHg,風險會進一步增加20%。尤其是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發生猝死的風險會更高。
3、太激動、勞累
約有半數的猝死會發生在情緒激動、勞累之后,人在情緒激動時身體會產生應激反應導致血管急劇收縮,增加冠狀動脈炎癥以及心血管急癥的發生率。而過度勞累會讓心臟負擔過重,讓血壓上升,增加猝死的風險。
4、中年人群占比大
30~63歲的中年人是猝死的“主力軍”,15~31周歲的猝死人群中最為常見的誘因為心肌病、心肌炎以及冠心病。年輕相對輕的人群,由于心臟沒有形成代償保護機制,急性心梗發生時很容易引起惡性心律失常誘發猝死。
三、預防猝死,日常要做好3件事
猝死的發生與日常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要想預防猝死,需要從生活上的細節去進行改變。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過度疲勞,在感覺身體很勞累的時候要及時休息。同時要戒掉煙酒,煙酒會給身體帶來全方位的傷害,每餐飯注意保持7~8分飽即可,過度飽餐也會給身體帶來負擔,增加猝死風險。
其次,保持血壓、血糖平穩。血壓和血糖上升給身體帶來的傷害是持續性且不可逆轉的,長期血壓血糖控制不良,會顯著增加心血管急癥的發生率。
另外,定期體檢必不可少。體檢可幫助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異常并進行干預,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預防猝死也有積極意義。
現在很多人都長期處于高壓狀態下,這對于身心健康都是極大的考驗,尤其是年輕人對此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仗著自己年輕,必要時可以讓自己停下來休息。
參考資料:
[1] 《怎樣判斷自己會不會猝死?經常熬夜的人,快點進來看!》.科普中國2020-08-27
[2] 《22歲女孩連續熬夜加班后猝死!猝死背后都藏著這樣的規律》.健康時報 2022-07-30
[3] 《【健康科普】預防猝死一定要下功夫的六件事》.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服務號 2023-12-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