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盒”是指通過人肉搜索,在網上公開受害者個人信息的網絡暴力,最近因孕婦遭到“開盒”被廣泛關注。有一位江蘇“開盒”受害者被人持續騷擾一年,還發展到線下跟蹤、偷拍,盡管報警、起訴,但仍然無法擺脫對方的糾纏。法律專業人士指,當前懲戒機制存在漏洞。現行法律對“開盒者”缺乏量化標準,急需出臺司法解釋,明確入刑門檻,破解“違法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的困局。
2024年春節,擁有20萬粉絲的自由插畫師Cat,因在網上調解粉絲間的糾紛,無意中得罪了一名男性網友,遭到對方報復。她說,這個男網友通過境外販賣個人隱私信息的非法數據黑市,獲取到她的個人信息,之后長期通過各種社交媒體發信息辱罵、發布偷拍照等方式騷擾她。
“開盒”受害者 Cat :
我覺得這件事情好像離我很遙遠,但結果只是在群里頭吵了一架,我就被“開盒”了。他通過我的QQ號就能查到我的手機號、家庭地址,甚至是我的戶籍,還有我點的外賣、快遞信息他全都能查到,我就覺得挺恐怖的。他說我花了錢開你的盒,我會就這么輕易放過你嗎?
Cat說,一年多時間,她收到騷擾信息超過1600條。她在網上還找到兩位同樣被這個人騷擾的女孩,其中一位已經被迫搬家并患抑郁癥。對方的騷擾方法如出一轍,除了在網上信息轟炸,還通過“開盒”了解到受害者的地址,發展到線下跟蹤。
“開盒”受害者 Cat :
我在自己家門口裝了監控,搬去跟我的朋友一起住了,出門的時候不在同一個時間出門,也不從同一個地點出門,反正盡量讓自己的線路變復雜一點,避免被跟蹤吧。
為了擺脫騷擾,Cat曾經報警,不過由于“證據不足”未予立案;她又花費幾千元請律師幫忙打官司維權,最終不僅沒得到經濟賠償,也沒能制止對方的瘋狂行為。
“開盒”受害者 Cat :
我當時打印了200多張他騷擾的證據,提交之后,警察也沒有看,他們覺得這就是網上的小打小鬧,因為他對我的騷擾并沒有構成實際的傷害,沒有把我打傷或者是真的綁架我,普遍就按照調解來解決這件事情。
警方最后讓他寫了一個“不再騷擾”的保證書,又把他放回去了,根本就沒有起到任何威懾作用。事實上,在簽完調解書的第三天,他就繼續開始給我發騷擾郵件了。很無力,我把自己能想到的維權的辦法我全都走了一遍,但這些對他實際的損失可能就是那43塊錢的訴訟費,而我付出了成月成月的時間。每天被他騷擾之后,我都非常難受,整個人都處在焦慮的狀態。
Cat報警,上法庭,但都不能懲戒對方,讓開盒者更加無所顧忌、變本加厲。
人肉“開盒”,可能讓網絡暴力從虛擬空間滲透到現實生活。Cat把自身的經歷剪成視頻,在網絡獲得近百萬點贊,可見民眾對開盒事件的高度關注。其中一條高贊的評論說:“我作為淋過雨的人,也愿意為那些沒被雨淋過的人撐傘。”
數據顯示,2024年,公安部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7000多起,抓獲大量犯罪嫌疑人。典型案例包括竊取快遞信息、教培機構數據、偽造招聘信息等,涉案金額最高達300萬元人民幣。
但實際上,大量未進入司法程序的隱案,像Cat這樣的數據泄露事件可能未被關注,也沒有納入統計。律師指出,現行法律對“開盒者”處罰不足,別說入刑,成功立案都十分困難。
律師 金焰:
它是針對某一個當事人把他個人隱私發到網上去,類似網暴,內容不一定構成了侮辱誹謗,而且也沒有這么大的社會影響性。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個現象,就說明法律之前沒有細化,人家才會這么有恃無恐,否則他怎么會這樣?所以才需要法律出司法解釋,把具體的細化了,這個現象就會大幅減少,公安機關立案的比例也會上升。
律師還指出,目前被開盒者并非無計可施,建議可以通過“刑事自訴”立案來反擊。
律師 金焰:
還有治安管理處罰法,可以行政處罰,也可以拘留的,拘留5天、10天對施暴者來說也是有震懾力的。在公安機關不立案的情況下,其實還有另一個救濟途徑,以“刑事自訴”案件去人民法院去立案。也就是說本來是個刑事案件,應該公安機關依法偵查的,但是遇到了某些障礙或一些困難,你可以自己按刑事案件去提起自訴,這要比簡單地提起一個民事訴訟效果好得多。
2024年,盡管公安機關偵破7000多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但受到刑事處罰人數僅數百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2024年,292人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91人以侮辱罪、誹謗罪,被定罪判刑。
來源:鳳凰衛視張蕭、李庭深 深圳報道
編輯:王二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