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來電預警后,詐騙電話打進來就會自動提醒……”3月28日,在阿勒泰市解放路小彭五金勞保店里,民警正耐心地向店主周文靜演示“國家反詐中心”APP的使用方法。這是地區公安系統開展全民反詐行動的一個縮影。
近一段時間以來,阿勒泰市公安局解放路派出所民警成了街坊鄰居的“常客”。他們帶著精心制作的反詐宣傳單,挨家挨戶講解最新的詐騙手法。“去年,我們接到過冒充工商局年審的詐騙電話,多虧民警和社區干部在平日里的提醒,我們才沒上當。”周文靜說。
除了線下宣傳外,阿勒泰地區公安局反詐中心現有一支反詐專業隊伍,下設接警止付組、網絡偵查組、綜合協調組等7個職能組,從接處警、涉案資金攔截、涉案號碼封停到案件查證打擊,形成了一體化工作模式。
在阿勒泰地區公安局反詐中心,輔警哈拉哈提·木拉提汗和同事們每天要處理200多條高危預警信息。“我們通過電話預警、緊急止付等方式勸阻群眾向犯罪嫌疑人轉款。同時,第一時間將警情指派基層一線,由專干向高危人群展開上門勸阻,避免老百姓遭受財產損失。”說話間,他又接到一條詐騙預警,立即撥通了潛在受害人的電話。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地區公安局反詐中心共撥打勸阻電話3400余條,勸阻群眾轉款140萬余元、止付金額1200余萬元、返還群眾被騙資金79萬元;2024年至今,勸阻群眾轉款1900余萬元、止付金額6700余萬元、返還群眾被騙資金450萬元。這些數字的背后,是反詐民警24小時不間斷的堅守。
“守住群眾的‘錢袋子’就是守住民心。”阿勒泰地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情報大隊大隊長李香杰說,“下一步,阿勒泰地區公安局反詐中心將持續深化打擊治理工作,創新反詐形式,進一步完善機制體系建設,切實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董世菊
通訊員:李夢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