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驅動全鏈升級
三向發力擘畫肉牛產業新圖景
近年來
阜陽市錨定肉牛全產業鏈
高質量發展目標
通過科技賦能、模式創新、
項目引領協同推進
2024年全市
肉牛飼養量達44.34萬頭
穩居全省首位
在潁州區王超黃牛養殖場,阜陽師范大學專家團隊創新應用動物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為肉牛定制精準營養配方。通過大數據分析肉牛生長階段營養需求,定制精準飼喂方案,實現飼料成本降低、肉牛月均增重突破100斤的行業突破。
“專家團隊提供的蛋白質、能量、淀粉配比方案,讓每頭牛日糧成本顯著降低。”養殖場負責人王永生指著膘肥體壯的牛群介紹。
“智慧牧業專業建設為產業痛點提供技術支撐。”阜陽師范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教授任莉萍表示。
與此同時
潁州區創新推廣"節糧型畜牧業"模式
通過優化飼料顆粒配方、
升級防疫體系
進一步降低養牛成本,提升養殖效益
"推廣節糧型的畜牧業,開展節本增效工作,讓養殖戶有錢可賺、有利可圖,有效激發產業活力。"潁州區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陳國志說。
依托傳統肉牛主產區優勢,阜陽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肉牛產業集群。制定了肉牛產業 “三圖七單”,依“圖”精準尋找企業、按“鏈”開展招商。
在潁泉區寧老莊鎮,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易牛天下智慧牛市已經雛形初現,該項目總投資約6.7億元,占地592.5畝,目前20棟鋼結構主體工程以及室內土建工程已經完成。
"20棟鋼結構主體已完工,計劃10月中旬交付使用。"項目部執行經理王峰介紹,項目建成后年交易量可達50萬頭,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上活牛交易平臺以及華東、華中、華南地區最大的線下活牛交易市場。
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肉牛飼養量達到44.34萬頭,居全省第一,全年肉牛出欄18.32萬頭,同比增長5.53%。目前,全市備案規模牛場534個,規上牛肉深加工企業13家、肉牛皮革生產加工企業11家,初步形成了種養結合、農牧循環、鏈條完整的肉牛全產業鏈。
臨泉縣中原牧場養殖小區(資料圖)
各地正全要素保障
全鏈條發力、全方位支持
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力爭到2027年
全市肉牛養殖規模達到73萬頭以上
肉牛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00億元
記 者 | 張傳龍
通訊員 | 王東方 余波
編 輯 | 王東強
審 核 | 張 杰
來 源 | 阜陽新聞聯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