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賽道百花齊放,誰將引領變革?
文 |動點科技
作者|icebin
排版|羅慧君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13分鐘
國家政策指出希望到2025年,國內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示范應用,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日前,深圳市科技創新局發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提出重點攻關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靈巧操作等核心技術。而這兩年,人形機器人進入到突飛猛進階段,不斷有新公司和創業團隊誕生,也打造出了獨特的產品,讓我們一起來看個究竟。
跨維智能:DexForce W1
跨維智能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 Sim2Real 技術為核心,研發高通用性具身智能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基于自研 DexVerse 具身智能引擎,跨維智能已建立機器人自動任務理解、數字資產生成、任務仿真生成、AI 模型訓練等全鏈條能力,形成了包含空間與具身智能傳感器、基于 3D 大模型技術的 PickWiz 軟件、通用具身智能機器人等的產品矩陣。
此外,其發布了“業內首款”基于 Sim2Real 具身智能引擎定義的人形機器人 ——DexForce W1 。采用高度仿人結構,具備 34 個動力單元,可做到高度靈活與多場景通用;配備了跨維純視覺空間智能傳感器,可做到實時感知、精準控制。
W1 搭載跨維智能純視覺空間智能傳感器,采用多圖像傳感器模塊化設計,搭配跨維自研算法可應對各種復雜環境光照,如強光直射、陰影區域、低光照等環境。其利用深度學習等技術,對不同光照條件下的物體特征進行學習和建模,從而更準確地識別目標物體。官方表示,W1 的“純視覺仿人雙眼”能夠賦予其感知真實世界的能力。其搭載 7 自由度仿人機械臂,單臂最大負載能力達到 10KG;配備 6 自由度靈巧手,在力控制精度方面達到 20mA 級別。
智平方:Alpha Bot 1S
智平方的掌舵人——郭彥東博士匠心獨運,打造出全棧自研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統AI2R Brain,它以數據自主為基,以模型創新為魂,輔以高效迭代的訓練方法,為機器人發展插上了翅膀。此次大會上,智平方打造了通用智能機器人Alpha Bot 1S,在AI2R Brain的強大驅動下,攜帶著更加強勁的硬件模組驚艷亮相,猶如一位全能的戰士,在多樣場景中展現出卓越的感知力、仿人交互的細膩與任務執行的精準。同時,智平方攜手國產芯片、關節、機械臂等生態伙伴,共同繪制了一幅國產具身智能產業鏈的藍圖。
智平方,根植于多源數據融合引擎AI2R Data的沃土,原創模型架構與訓練方法,打造出感知精細、泛化多樣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統——AI2R Brain。Alpha Bot 1S巧妙地將輪式設計的簡單便利、折疊升降結構的穩定安全與高自由度機械臂的靈巧融為一體,關節數量較之前增加了50%,賦予了它空前的靈活身姿與更廣闊的操作場景。其傳感器陣列更是蔚為壯觀,數量激增200%,如同為Alpha Bot 1S鑲嵌上了一雙洞悉萬物的慧眼,讓它的感知視野既深邃又細膩,能夠捕捉到環境中微妙的變化。實現“腦-眼-手”協同,已應用于家庭清潔與工業質檢。
數字華夏:“夏瀾”仿人機器人
數字華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同創偉業獨家投資,募資用于人形機器人多模態互動大模型研發、產品線擴展及商業化應用場景拓展。數字華夏成立于2024年3月12日,致力于讓AI惠及每一個人的使命,推動AGI機器人規模商用。秉承讓機器人擁有溫度的初衷,重點布局了人形機器人多模態互動大模型算法及智能硬件的研究,并實現了從設計、研發、生產到商業化應用的全過程。
據介紹,2024年8月,數字華夏發布首款仿人機器人”夏瀾”,客戶群體包括頭部ICT廠商、頭部銀行、電網企業和國央企等。2024年公司共完成數十臺機器人商業交付和數千萬元營收,預計2025年營收將達數億元。除了夏起通用人形機器人系列、夏瀾仿人機器人系列,數字華夏正在研發星行俠IP系列機器人,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機器人文化IP,即將于3月底發布。
作為仿人機器人,“夏瀾”更加仿生設計,意味著AI智能正加速擴展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想象空間,而瑞貝卡假發的加入,則以時尚賦能潮流具身智能,將“夏瀾”打造成高顏值、高智商、高情商的服務型機器人,更加精準傳遞情感溫度和時尚符號。
帕西尼感知科技:TORA-ONE
帕西尼感知科技PaXiniTech是一家擁有前沿核心觸覺技術及人形機器人公司。公司創始成員來自世界首個人形機器人誕生地–日本早稻田大學機器人實驗室,率先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HAPTA異構多核陣列軟硬件架構(Hetero-ArrayProbing Tactile Architecture)的ITPU多維觸覺處理單元(Intelligent Tactile Processing Unit)以及基于觸覺與視覺多模態感知模型和前沿Al算法的人形機器人TORA-ONE和觸覺靈巧手DexH系列。
公司產品線覆蓋從”傳感器核心零部件”到”人形機器人整機制造”的全鏈路環節,并已實現批量商業級交付,客戶群體涵蓋智能制造、康養醫療、工業生產、消費電子等重點領域。基于觸覺視覺多模態感知模型、仿生多指觸覺靈巧手、機器人多模態數據采集、關節高精度定位與力控等技術,該企業具身智能機器人TORA-ONE已實現多項突破。TORA-ONE所搭載的多維觸覺仿生靈巧手已實現超高自由靈活度,可生成多維觸覺響應,提高精細操控能力。同時,其結合擴散模型驅動算法與高清AI手眼視覺系統,支持自適應抓握姿態調整,突破具身機器人“手-眼-腦”協同延遲瓶頸。
在倉儲物流、精密裝配等高復雜度場景中,TORA-ONE借助該企業研發設計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通過靈巧力控系統+仿生臂手協同架構,實現高精度、高速度的精巧抓取裝配及高負載搬運操作。
逐際動力:CL-1
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宣布,近期完成了A+輪融資,半年累計完成5億元A輪系列融資。A輪系列融資在產業和財務方面均獲得頭部機構的戰略支持,多家老股東持續跟投,戰略產業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集團等。逐際動力表示,在技術變革的驅動下,具身人形機器人的創新不斷涌現,逐際動力在新資金和產業資源的支持下,將聚焦原始創新和產業化,圍繞三大核心具身智能技術——本體硬件的設計制造、基于強化學習的小腦全身運動控制、具身大腦模型的訓練策略,逐步向市場提供人形機器人本體軟硬件系統和具身Agent開發工具鏈,賦能全球創新者探索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應用。
逐際動力發布了基于視頻生成大模型的具身操作算法LimX VGM,這是國內首次實現將人類操作數據直接應用于機器人操作,實現從“人類操作視頻數據”到跨平臺機器人操作,為具身智能領域提升“數據-性能ROI”提供了新的思路。逐際動力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CL-1全身移動操作獲得了進展。CL-1身處模擬倉庫,在堆滿貨物的多重貨架之間,全程連續無間斷地完成一系列大負載、大范圍的搬運任務,是中國人形機器人「通用移動操作」能力的一次新突破,CL-1實現了移動狀態下的物體識別、任務規劃和協調控制的閉環,也標志著逐際動力具身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提升。
眾擎機器人:SE01
眾擎機器人于2023年10月成立,CEO 是趙同陽。眾擎計劃在 2024 年底前完成所有矩陣產品的研發,2025 年將完善具身智能板塊,并轉向商業化,實現全系列機器人年產銷 1000 臺以上,營收突破億元的目標。
其打造的SE01 致力于打造最擬人的通用人形智能體,采用自主研發的一體化諧波關節模組,結合卓越的強化學習和模仿學習運控方案,通過端到端神經網絡模型,實現了出色的自然步態。其設計顯著縮小了 AI 與人類之間的差距,使機器人變得像人一樣靈活。SE01工業機器人高達170cm,重約55kg,關節最大扭矩330N·m,常態行走速度可達2m/s,可實現上下蹲、俯臥撐、轉圈走、抓取、跑跳等高難度動作,擁有極佳的運動性能。
在硬件配置方面,SE01搭載了NVIDIA和Intel的雙處理器,以及三組高精度實感雙目攝像頭,構建了一套先進的視覺神經網絡系統。這些尖端設備的協同工作,使SE01在復雜環境中擁有卓越的視覺感知和分析能力。這種高性能的視覺處理能力,加上其高算力的處理芯片,使得SE01不僅適用于科研和教育領域,也能夠在復雜的工業場景中應用自如。
普渡科技:PUDU D9
總部位于深圳的服務機器人頭部企業普渡發布了首款全尺寸雙足人形機器人PUDU D9,加速其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布局。秉持“生而為人”的核心理念,PUDU D9不僅仿人而造,且服務于人。其身高170cm,重65kg,全身42自由度關節及達352Nm的最高關節扭矩,雙足行走與雙手操作能力出色。演示中,它完成直立行走、抗干擾、上斜坡等動作,還操控另一款服務機器人完成了地面清潔。視覺上,先進導航方案與高精度傳感器構建3D語義地圖,助力自主規劃、靈活通行;操作上,兩條7自由度機械臂負載超20kg,可完成多種精細操作并實現多場景端到端任務執行;交互上,多傳感器采集多模態信息,經“大腦+小腦”處理反饋,接入大模型后可實現自然人機交互。
普渡PUDU D9配備了其自主研發的五指靈巧手PUDU DH11,憑借其11自由度的五指靈巧手和強大的負載能力,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佼佼者。
PUDU DH11搭載12個觸覺傳感器區域,內置1018個感應矩陣點數。使其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能準確感知環境物體的細微力反饋,從而實現與環境的精準定位、安全交互。能夠流暢完成握、捏、擰、拉、推、按、抓、提等多種人手執行的動作。
優必選:Walker S1
優必選成立于2012年,周劍作為公司法人,帶領團隊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并于2023年成為國內“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在香港上市。
優必選于去年 10 月發布了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 Walker S1,身高 172cm、體重 76kg、負載行走 15kg。具備360° 多模態感知能力:集成化頭部設計、雙耳魚眼相機、3D 立體視覺。已進入比亞迪、富士康等工廠進行實訓,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在總裝車間執行儀表線物料檢測任務時,其智能化檢測準確率達99%。通過創新性地將三維重建工件模型輸入仿真工具,生成大量更貼近真實相機成像風格的仿真數據,輔助訓練視覺基礎大模型,最終實現基于視覺提示的零樣本檢測。目前,優必選正在積極探索面向多任務工業場景的通用人形機器人群體作業解決方案,并首次將群體智能技術引入人形機器人領域,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單機自主向群體智能的全面進化。
總結
我國是世界上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生產制造體系,同時也是全球機器人最大的應用市場。這種產業稟賦與市場潛力為人形機器人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從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的自主化突破,到汽車、電子、物流等千萬級應用場景的深度打磨,中國正在重塑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格局。
當前,人形機器人賽道潛力巨大,吸引了眾多新舊玩家紛紛入局。花旗銀行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7萬億美元。據深圳機器人協會統計,2024年上半年大灣區人形機器人相關企業新增注冊量同比增長210%,注冊資本超50億元,展現出強勁的技術創新動能與市場轉化能力。在此背景下,各個機器人新創公司和團隊加速了研發和布局,這將是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機器人大時代。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 - - - - - - - END - - - - - - - -
互動話題
如果給你一臺人形機器人,想讓它替你做什么?
快來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吧!
*想要獲取行業資訊、和志同道合的科技愛好者們分享心得,那就趕快掃碼添加“動點君”加入群聊吧!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發放!
精彩好文值得推薦!
一鍵轉發,戳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