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調研,走訪黎平縣肇興侗寨。總書記在村寨的信團鼓樓,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共話鄉村全面振興時指出,現在旅游是一個很大的產業,鄉村旅游如火如荼,民族地區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顯它的光彩。
這個3月,省內外游客紛至沓來。3月18日至25日,肇興侗寨入園游客超1.24萬人,同比增長66.42%。
也是這個3月,俄羅斯游客妮娜背著相機走進肇興侗寨,目之所及的鼓樓、花橋、保坎、古井,耳邊不時響起的侗族歌聲、錘布聲以及雞鳴犬吠,讓她連聲贊嘆“多么美麗的村莊”。
春日,侗寨門前的油菜花漸次開放。在妮娜眼里,這座位于貴州省東南部的古老侗寨,在青山的環抱中恰如一座沒有櫥窗的博物館——祖祖輩輩相傳的侗家生活,皆是收藏品。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一直是貴州在國際旅游市場上的一張名片。近年,貴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過業態共生、科技賦能、國際開放等舉措,將民族文化“軟實力”轉化為國際旅游市場上的“硬支撐”。
春日的肇興侗寨被油菜花海簇擁。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楊 攝
原生態民族風情叩開國際旅游市場
拐入主街旁的小徑,妮娜一頭扎進非遺手工作坊里。她此行最感興趣的是侗寨里的服飾技藝,從織布、染布到刺繡、銀飾掛片,一道道工序讓她感受到這里的生活古樸而時尚。
“黔東南是貴州文化旅游的發源地,肇興侗寨是最早成名的國際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原貴州省旅游局局長傅迎春的記憶里,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旅游逐漸走上了市場化道路。在貴州,起始于20世紀90年代的入境旅游,最初的兩張“王牌”是原生態的山地人文系統與巖溶地貌自然景觀系統。
國外游客在肇興侗寨。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楊 攝
“那個時候,少數民族文化體驗,包括建筑、服飾、飲食、祭祀、節慶、手工藝等,構成了貴州鄉村旅游資源體系的鮮明特征,是國際游客定點追逐的目標。”傅迎春表示,面對機遇,貴州旅游立足省情采取了揚長避短、促銷帶動、以特取勝的策略,陸續開拓了歐美、日韓、新馬泰、港澳臺等重點客源地。
很快,黔東南州凱里市被世界保護鄉土文化基金會列入“全球18個生態文化保護圈”之一。時任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的弗朗加利也給予貴州“生態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的高度評價。
“當時我們靠硬件吸引境外游客沒有任何優勢,但旅游資源的原真性是他們向往的‘詩與遠方’。可以說,我們是在堅定的文化自信中走過來的。”傅迎春說。
文化IP初綻“中國秘境”揚名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貴州,18個世居民族和諧共生,堪稱“文化千島”。布依族“三月三”、苗族“姊妹節”、侗年節等千余個民俗節慶分布全年,非遺項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文化千島”貴州。貴州省委宣傳部供圖
伴隨市場需求,21世紀后,貴州大力將民族文化轉化為可體驗的旅游產品,打造出一批節日文化IP與非遺品牌。西江千戶苗寨、肇興侗寨這些規模宏大、資源豐厚的民族村寨,紛紛走上了文旅融合的道路。覆蓋吃住行游購娛的現代生活設施與古老的村寨精妙結合,加之“攔門酒”“長桌宴”等活態體驗,為游客構建起沉浸式的文化旅游場景。
與此同時,貴州在旅游開發中始終秉持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肇興侗寨景區在規劃建設之初,曾一度想要在寨門口開辟大型停車場,但最終保留了梯田原貌,使得這座建于北宋年間的侗寨能夠原汁原味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據黎平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唐大才介紹,黎平縣肇興鎮共有8個村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此外紀堂鼓樓和肇興鼓樓花橋群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侗族服飾特色鮮明。省委宣傳部供圖
2016年,《紐約時報》將貴州列為“世界上52個最值得到訪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正宗的中國山地部落,尚未淪為大眾旅游”概括貴州特色,認為其是“中國西南被忽視的秘境”。
2020年,《孤獨星球》將貴州評為“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地區”之一,成為中國唯一入選的省份,同樣稱貴州為“被低估的中國秘境”,認為其保留了“未被商業化侵蝕的原始美”。
這些國際評價推動了貴州從“中國西南腹地”向“國際旅游目的地”的轉型。
文旅體融合催生世界級IP“破圈”
“在餐廳里吃飯,聽到隔壁桌的外國人正拿著視頻,討論‘村超’,作為一名貴州人我感到很自豪。”日前,旅居加拿大的謝先生告訴記者。
近年來,以草根體育賽事為載體的貴州“村超”“村BA”,融入侗族大歌、苗族盛裝等民族文化,在短視頻平臺上成就千億級流量,成為全球矚目的文旅現象。“村超”火爆出圈后,吸引了巴西、法國、阿根廷等51個國家的1100多名球員前來比賽交流。英國廣播公司認為“村超”將足球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呈現出一種特別的時尚狂歡。
“民族文化 創新業態”的組合拳,實現了貴州旅游從“景點觀光”到“生活方式”的躍升,進一步提高了在國際市場上的旅游吸引力。
“村超”是一個體育與民族文化的大舞臺。韋貴金 攝
今年年初以來,隨著貴州至越南、韓國、馬來西亞等地的直航班機開啟,貴州迎來一批批國際游客。
貴州達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地接社總經理袁興龍興奮地說:“馬來西亞今年3月、4月到貴州的直航包機團春季產品已經全部賣完了。”貴州亞太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劉江林則表示,去年接待的越南游客超過3000人,今年預計接待越南游客超1萬人。而越南游客來黔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就是肇興侗寨。
外國游客在黃果樹大瀑布。受訪者提供
3月以來,航海家國際旅游服務(貴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戎笑笑正忙著開拓德語系國家旅游市場。他表示,“與境外渠道商聯系時,對方最感興趣的往往是貴州民族文化體驗產品。從另一個角度說,來貴州體驗民族文化,也是境外游客體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好地方。”
隨著文旅產業的不斷發展及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等相關政策的支撐,2024年貴州入境游客同比增長81.8%。這一亮點數據的背后,正是貴州用好自然、文化“兩個寶貝”,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雄心壯志與具體實踐。
本文轉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策劃/黃蔚
文/曹雯 劉立超
一審:張雯雯
二審:鮑港
三審:張翼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