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9月第二屆澎湃·鏡相非虛構寫作大賽啟幕,至2025年3月16日截稿,我們共收到有效參賽稿件六百余份。大賽現已進入初審環節,澎湃新聞特邀來自14家出版社的21位專業編輯加入初審團隊,試圖以更專業的精神、更多元的維度評定參賽稿件,篩選出屬于我們時代的優秀非虛構佳作。
本屆大賽以“渺小與蒼莽”為主題,向社會公開征文,旨在挖掘關照現實、書寫時代與個體,記錄磅礴與幽微的優秀佳作,關注時代浮沉、家國命運、城市與鄉村、女性敘事、真實罪案等眾多題材。在參賽隊伍中,我們既看到諸多在某一議題上潛心多年的資深寫作者,也聽見了來自更廣闊人間的“野生”聲音:專案組里的一線緝毒警察,沃爾瑪超市的中年女工,技校里的語文老師......我們欣慰地看到,在繁瑣勞碌的生存中,無數普通人不滅的講述熱情與寫作愿景,無數細密的生命經驗正渴望被看見。
在3月27日的初審啟幕會議上,三位初審團召集人從出版趨勢與讀者市場等角度,為初審評審方向提供了建議:七貓文化傳媒副總裁張衍表示,期待能看到更多體現時代脈搏與家國命運的佳作;上海譯文出版社營銷部主任丁麗潔認為,好的非虛構寫作應當是結構與洞見的結合,以獨特的視角梳理我們對某一事物的認知;在新經典文學中心總監柳梔看來,AI時代,世界看似越來越廣闊,很多情感的角落卻難以觸達,因而非虛構寫作的親密感才愈發能夠打動讀者。
初審通過作品,將在4月30日進入后續評審流程,由學術評委和業界評委先后評審。
“澎湃·鏡相第二屆非虛構寫作大賽”由澎湃新聞主辦,七貓中文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聯合主辦,上海作協擔當指導單位,《收獲》雜志擔當文學指導,設立總獎金池33萬元。本次大賽邀請李洱、張清華、梁鴻、張冀、王麗萍、王偉、程永新、黃燈、張怡微、范儉、周全、張曉媚等12位關注現實題材的作家、編劇、導演、影視平臺代表等擔當業界評委,邀請包括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張濤甫等在內的,來自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深圳大學、上海大學等十所國內重點高校學者擔當學術評審,并邀請愛奇藝、上海尚世影業等影視平臺,共同參與非虛構IP開發。
“鏡相”欄目成立于2018年7月,是澎湃新聞下設的非虛構寫作欄目,成立至今,發掘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作者和作品,已成為國內非虛構寫作的陣地之一。2019年,“鏡相”發起第一屆非虛構寫作大賽,六個月的征稿時間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4264篇有效來稿,題材涵蓋海難事故、電信詐騙、化工爆炸事故中的受害者、美國校醫性侵案等公共議題,上海知青的新疆建設史、核工業往事等歷史題材,以及家庭親子關系、小鎮女性犯罪、失明女孩的生活困境等個人化選題。成立六年來,“鏡相”持續為青年寫作者賦能。其中,“鏡相”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聯合成立非虛構工作室,共同舉辦了兩屆非虛構工作坊,面向社會招募學員并提供免費培訓課程;此外,“鏡相”還與國內幾十所高校的相關課程內容共創,依托“小行星計劃”,為有潛力的寫作者提供創作支持。“鏡相”倡導兼具信息量和生命感的敘事,渴望通過誠實的書寫,展現時代精神與社會風貌,理解自我與他者。
感謝廣大寫作者與讀者對鏡相及非虛構寫作大賽的關注與支持。屬于我們時代的響動就要來臨,也許就在這個春天。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賽流程
第一階段:2024年9月13日-2025年3月16日,公開征集作品;
第二階段:2025年3月17日-4月30日,對所有投稿作品進行初選;
第三階段:2025年5月1日-6月1日,通過初選的作品,將在“澎湃”、七貓中文網等平臺展示,綜合大眾投票和學術評審,選出前30名入圍作品;
第四階段:2025年6月2日-7月6日,業界評審將在入圍作品中選出10篇獲獎作品;
第五階段:7月下旬,舉行線下頒獎。
后續:澎湃新聞將組織評審嘉賓與獲獎者對談,并在合作高校舉行相關活動。本次大賽的影視支持(愛奇藝、SMG尚世影業)、出版支持(中信出版集團、上海譯文出版社、博集天卷)等將共同參與內容開發。
? 獎項設置
“澎湃七貓特別獎”(1名,獎金10萬元)
“最具價值IP獎”(1名,獎金5萬元)
“最具潛力IP獎”(1名,獎金5萬元)
一等獎(1名,獎金5萬元)
二等獎(2名,獎金2萬元)
三等獎 (4名,獎金1萬元)
? 參賽須知
1、參賽作品不得虛構、剽竊、抄襲,包括不得自我抄襲,大量借鑒作者本人此前公開發表的內容。如有引用資料,請注明出處,并在文末列出參考文獻。
2、主辦方保留核查作品真實性的權利。參賽者需保留作品中相關信息的完整原始材料及受訪者的聯系方式,以備核查。
3、參賽作品需為獨家首發,此前從未公開發表(包括作者個人微信公號、博客、社交平臺等),在大賽期間(征稿啟動至結果發布)不得將作品投給其他平臺或通過其他公開渠道發布。
4、一旦發現虛構內容、剽竊他人、自我抄襲、一稿多投等情況,參賽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獲獎作品如有上述情況,所獲獎項和獎金將被追回,由此帶來的后果由參賽者本人承擔。
5、本次大賽的參賽者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倫理準則,不得以危害公共利益、有損他人和自身的方式采集素材。
6、作品一旦提交,即視為授權主辦方可對作品進行公開展示及宣傳。
7、獲獎結果公布后將有20天公示期,接受社會監督。
8、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澎湃新聞所有。如有疑問,可發郵件至nonfiction@thepaper.cn咨詢。
? 持續關注
大賽進程將在“非虛構寫作大賽”專題、微信公眾號“湃客工坊”(ID:thesparker)實時發布,歡迎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