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無小事,意外傷害早預防!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日。在校園生活中,擦傷、鼻出血、燙傷等意外時有發生,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能有效減輕傷害,甚至挽救生命。瑞金醫院生命健康科普教育講師團隊為師生和家長整理以下五大校園常見意外的應急處理指南,歡迎大家收藏!
01
擦傷:小傷口,大講究
?常見誤區
紙巾/棉絮擦傷口、異物敷料破壞傷口、酒精/碘酒高刺激性加重組織損傷
?正確操作
清洗:立即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沖走沙粒、灰塵等異物;
消毒:用碘伏(避免酒精或碘酒)由內向外螺旋式涂抹傷口,減少刺激;
保護:小擦傷,無需包扎,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可自行結痂;較大傷口用無菌紗布覆蓋,每日換藥。
??何時就醫
傷口深度≥0.5cm或可見皮下組織;
活動性出血持續>10分鐘;
創面被污染(如土壤/糞便、動物唾液、海水/污水);
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免疫抑制患者。
02
鼻出血:冷靜應對,勿仰頭
?常見誤區
仰頭止血、預防性頻繁填塞紙巾球、反復擤鼻涕
?正確操作
姿勢:采取坐位或者半臥位,防止血液倒流誤吸誤咽;
按壓:用拇指和食指向鼻中隔方向按壓雙側鼻翼,持續按壓10-15分鐘;
冷敷:用冰塊冷敷后頸部和前額部,幫助血管收縮止血。
??緊急情況
出血超過20分鐘未止;
伴隨頭痛、頭暈或外傷(如摔倒、撞擊),需立即就醫排查骨折或顱內損傷。
03
牙齒掉落:妥善保存,及時就醫
?常見誤區
用紙巾包裹斷牙、用力擦洗牙根
?正確操作
撿牙:僅捏住牙冠,避免觸碰牙根上的牙周膜組織;
清潔:生理鹽水輕沖表面污漬;若無法沖洗,可暫時含在舌下(注意防止誤吞);
保存:放入生理鹽水、牛奶或唾液濕潤環境中,30分鐘內送醫再植。
??緊急情況
乳牙脫落無需再植,但需檢查是否連帶牙齦或牙槽骨損傷;
若僅部分折斷,保留斷片一同送醫,可能用于修復。
04
異物卡喉:
海姆立克急救法,生命的擁抱
?常見誤區
拍背、摳喉、喂水或強行吞咽
?正確操作
站于患者背后,雙臂環抱其腰部;
一手握拳,拳眼對準肚臍上方兩指處;
另一手包住拳頭,快速向內上方沖擊,重復至異物排出。
??關鍵提示
若患者失去意識,立即心肺復蘇并撥打120;
預防更重要:
避免進食時奔跑、嬉笑,小物件遠離幼兒。
05
燒燙傷:
五字口訣“沖、脫、泡、蓋、送”
?常見誤區
涂牙膏/醬油、冰敷、挑破水泡、撕扯粘連衣物
?正確操作
沖:流動冷水持續沖洗傷處15-20分鐘,降溫止痛;
脫:小心剪開衣物(勿強行撕脫),以免撕去水泡表皮;
泡:疼痛明顯可將傷處浸泡冷水中10-15分鐘,進一步降溫止疼和減輕損傷;
蓋:用清潔紗布或保鮮膜覆蓋,減少感染風險;
送:盡早送往專業醫院。
??出現以下情況者不建議沖淋冷敷創面,應立即送往醫院就診
大于體表10%面積的大面積燒傷者;
發生在面頸、會陰等特殊部位及口鼻吸入較多煙霧的燙傷;
發生在手足部位的深度創面,表現為燙傷基底呈現蒼白、蠟黃甚至焦痂碳化者。
意外發生時,
冷靜判斷、科學處理是關鍵
掌握這些校園常見意外傷害的應急處理措施,守護自己,幫助他人!希望同學們都能平安健康地度過每一天!瑞金醫院與您攜手,為校園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線。
上海市衛健委健康科普專項(項目名稱:小學低年級學段“健康日”科普教育課程構建;項目編號:JKKPZX-2024-A05)
撰 文:瑞金醫院生命健康科普教育講師團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