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臺灣地區,美國從未放棄染指的想法。但隨著中美實力此起彼伏,華盛頓的政客們逐漸認識到,與其過多關注遙遠的臺海,不如集中精力解決自家事務。
據美媒消息,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近日簽署的一份機密內部指導備忘錄顯示,阻止中國大陸“拿下”臺灣,是美國的優先事項,但同時也將“加強美國本土防御”放在同樣重要位置。為此,他要求美國減少在歐洲和中東的軍事存在,讓盟友承擔更多責任。
3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首相府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握手
這種調整符合特朗普時期一貫的策略,即通過集中資源應對“大國競爭”,而這個“大國”就是中國。減少在歐洲和中東的駐軍,讓歐洲自己應對俄羅斯,中東盟友負責反恐,把節省下來的錢和兵力集中到中國周邊地區。
最近幾天,海格塞斯高調訪問亞太地區,先去了菲律賓,向菲總統小馬科斯重申美國對共同防御條約的承諾,并表示美菲必須“并肩作戰”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所謂“威脅”。接著他訪問日本,告訴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日本是美國阻止中國大陸“拿下”臺灣的重要伙伴。這些言行毫無疑問地展現了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立場。
總結下來,美國現在堅定地想把資源集中起來對付中國,而臺灣地區被視為牽制中國的“王牌”。但美國自身力量有限,因此一邊減少全球的軍事活動,一邊拉幫結派形成小圈子,希望以最低成本給中國制造最大的麻煩。
需要注意的是,這份機密備忘錄特別強調“加強美國本土防御同樣重要”,這表明美國深知解放軍的實力,一旦觸及中方底線,美國本土恐將有風險。
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
事實上,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對臺海問題的態度發生了顯著變化。
首先,特朗普拒絕延續拜登時期“美國將協防臺灣”的表態;緊接著,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稱,美軍在印太地區占不到便宜,而在去年6月,參加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時,帕帕羅還揚言將在臺灣海峽部署大量無人機艦艇,打造“地獄景觀”;美國防部副助理部長達默也稱臺灣問題對美國并非生死攸關。
如今,海格塞斯又簽署的備忘錄又顯示,美軍策略將從“全球出擊”轉向“守衛本土”。這一系列改變,就好比街頭混混以前到處收保護費,現在卻開始買防彈衣鎖緊自己的家門,明擺著是不夠強大了。
馬英九前幕僚、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曾指出,中美軍事較量有兩個重要拐點:第一個是在2020年,中國成功研發出超音速導彈,直接改變游戲規則。以前無所畏懼的美軍航母,如今看到臺海就繞道而行。
珠海航展上的車載戰術激光武器
第二個拐點是在2024年,美國國防部與國務院的報告中提到,中國的激光武器能夠完全“中斷”和“癱瘓”美國的通信指揮控制系統 (C41SR)。這就像是在打架時先戳瞎對方的眼睛,無論對方多么強壯,看不見聽不見也是徒勞。
另外,在無人作戰系統上,中國也早已領先美國。以四足機器人為代表的地上無人裝備,展現了中國在陸戰自動化方面的尖端技術。這些機器人不僅具備復雜地形的機動能力,還能執行多種任務,為地面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鳴鏑-19隱形高超音速無人機系列體現了中國在空中無人作戰技術上的飛躍。同時,攻擊-11無人機系列和搭載蜂窩任務倉的九天無人機系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空戰無人裝備體系。
因此,在解放軍實力日益增強的情況下,美國的對臺策略也發生了變化,不再那么咄咄逼人,而是更加注重“本土防御”,這本身就是一種退步。然而當了多年世界霸主的美國,并不愿承認自己的實力已不如以往,所以依然試圖通過虛張聲勢來“威懾”中國。
“臺獨”注定死路一條
現在的臺海就像高手過招——解放軍已經練成“金鐘罩”,美國卻連“鐵布衫”都沒湊齊。臺當局則舉著紙片盾牌。美國嘴上喊著“協防”,身體卻很誠實地往后退;臺當局幻想“倚美謀獨”,實則被當成隨時可棄的棋子。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大陸始終留著和平統一的窗口,但耐心不是無限的。“臺獨”分子再蹦跶,也不過是秋后的螞蚱。等到解放軍真正出手那天,別說美國航母,神仙來了也救不了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