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檔與“頂包”,頭部影片“沉默”,中小影片“安全區內卷”……在3月的新低之后,行業集體避險,帶來了一個已顯混亂的清明檔。內容生產與市場需求的脫節更被凸顯,行業亟需擺脫“檔期賭徒”心態、轉向內容深耕,但多數影片仍困于議題通脹。
作者:杜桑????????????????????????????????????????????????????????????????????????????????????????????????????????????????????????????????????????????????????????????????????????????????????
編輯:藍二???????????????????????????????????????????????????????????????????????????????????????????????????????????????????????????????????????
版式:王威
第一季度的中國電影市場,從春節檔的沖榜狂歡到整個3月大盤的冷熱博弈,上演了一出“冰火交織”的產業寓言。
春節檔動畫巨制《哪吒2》以150億內地票房的余威持續統治市場;中國電影市場3月大盤總票房僅過19億,《哪吒2》以11.6億占比超60%,其長尾效應不僅擠壓了后春節檔新片空間——春節檔后過億的影片僅有《美國隊長4》——更將清明檔拖入同質化競爭與檔期依賴失效的雙重泥潭。
這一月的婦女節檔期曾被寄予厚望,8部影片覆蓋類型文藝雙賽道,讓這個往年少人關注的檔期重燃希望。中小體量項目《編號17》《天堂旅行團》、文藝片《平原上的火焰》《想飛的女孩》與檔期定制題材《還有明天》《初步舉證》同臺競技,試圖打造“女性春節檔”的盛況。
然而,盡管后兩部以豆瓣9.0+高口碑撬動觀眾、女性觀眾占比超85%,但因客觀類型限制難沖票房高點,其余影片也因口碑原因難敵春節檔余波的虹吸效應,間接導致3月單日票房創下疫情后新低。
行至4月初的清明檔,問題似將進一步激化。
清明檔近年正悄然完成從邊緣到半主流的蛻變,進口片以穩定的IP和大場面賣點為基準,國產影片則以深挖現實題材為錨點,如此創作邏輯逐漸成為該檔期的中流砥柱。與春節檔奇幻巨制形成鮮明對照,清明檔銀幕更多聚焦市井煙火,創作者以更紀實的筆觸,將鏡頭對準大時代下的微小個體;這種異質化選擇,不僅曾讓《我的姐姐》等影片接連打破票房預期,更讓清明檔觀影人次在2024年躍升至近3000萬,印證了現實主義敘事在特定檔期的爆發潛力。
今年的清明檔為4月4日至4月6日,短短三天有16部影片定檔,剔除低質恐怖片和老片重映,仍有《向陽·花》《不說話的愛》等6部中小體量影片爭奪市場。然而就在臨門一腳之時,卻有些陷入混亂:原定頭部之一《下一個臺風》在3月28日匆匆撤檔,庫存項目《獵狐行動》倉促補位;《我的世界》《高達》《陽光照耀青春里》等影片預售數據平平;被寄予厚望的《向陽·花》上映前一周遲遲未開預售。與2024年清明檔《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哥斯拉大戰金剛2》雙核驅動的8.42億票房相比,2025年市場預期已下調至去年一半不到。
體量腰斬危機的背后,實則是內容生產與市場需求脫節的集中顯現。當市場從“內容驅動”滑向“話題內卷”,清明檔的提前遇冷已不僅是檔期依賴的延續,更是中國電影產業轉型的集體陣痛。
撤檔與“頂包”亂象
行業避險心態的集中爆發
自2024年《紅毯先生》等影片撤檔后,撤檔策略逐漸異化為風險對沖工具。2024年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國家電影局副局長毛羽曾強調批評了部分影片“盲目跟風大檔期,票房不好就撤檔”的亂象。2025年清明檔的撤檔現象呈現新特征:從單純逃離演變為系統性市場操縱,暴露行業應對能力的退化。
同質化題材的生存危機——3月28日,李玉執導的《下一個臺風》官博宣布撤檔,影片已路演多場,但在低調宣發下依舊撤檔。影片由張子楓與MMA冠軍張偉麗跨界主演,聚焦性侵受害者的復仇,其撤檔的原因或有與同期影片的題材撞車:《向陽·花》聚焦刑滿女性的生存困境,《不說話的愛》刻畫聾啞家庭的親情救贖,三部影片均以邊緣群體女性向觀眾為內核,形成嚴重的分流風險,加之贏家通吃的競爭格局,可能是片方基于首映后反饋與傳播度受限的現實考量。
非熱門檔期的投機博弈——在《下一個臺風》撤檔后,原傳聞定檔4月的《獵狐行動》緊急空降至清明,成為“頂包”策略的典型樣本。該片曾于2021年定檔后匆匆撤檔,影片主打警匪動作類型,試圖以商業動作填補清明缺乏爽片的市場空缺,這一決策看似填補了檔期真空,實則暴露了行業下的潛在困境。
第一則是對檔期依賴的路徑慣性,盡管之前已有國慶檔《出入平安》和跨年檔《窗前明月,咣》跟風熱門檔期、最后收效甚微的前例,但片方仍迷信檔期流量下吃肉喝湯的方法論,認為非熱門檔期的競爭壓力較小。然而,非熱門檔期對于質量的要求或更為嚴苛,因觀影在這樣時間段并非剛需,調動觀眾進電影院更需要強大IP或者口碑黑馬的引導。去年清明檔的成功恰恰依賴于宮崎駿與好萊塢的雙核驅動——前者以大師告別之作收割情懷,后者以怪獸視效滿足娛樂需求,兩者在類型受眾上互補,最終推動三天票房達8.42億。
相比之下,今年清明檔《向陽·花》《不說話的愛》互相撞車的受眾,《高達》《我的世界》作為進口片在IP吸引力上的欠缺,《陽光照耀青春里》《獵狐行動》的質量未卜,既缺乏IP基礎,又面臨《哪吒2》的余威壓制,讓整個清明檔市場前景堪憂。
另一種困境即是創作惰性與風險的轉嫁,《平原上的火焰》雖然得以上映,但處于無首映、無路演、無宣發的“三無裸發狀態”,讓其淪為檔期炮灰。這種低調宣發的“頂包空降”,背后是片方更傾向于將影片視為“可調度資源”,而非定制化的內容產品。急于“清庫存”的心態,不僅會消費當年觀眾對影片的期待關注,更會讓影片脫節的表達與市場不適配,達成情緒錯位,這種緊急提檔本質上是對檔期真空的投機性填補,而非基于觀眾需求的內容適配。
預售啞火與宣發策略失靈
頭部影片的“沉默”困局
行業與觀眾的雙向奔赴狀態,已是萎縮與疲倦?
清明檔前的不安癥狀之一,莫過于《向陽·花》一直遲滯到映前4天才開啟預售,后發且過短的預售窗口期,很可能限制影片在檔期的票房上限。這部影片盡管擁有趙麗穎顛覆性出演、全女主演陣容及馮小剛的導演光環,卻未能撬動市場熱度。雖然影片在社交平臺上保持熱度領先,但作為出圈標準的百度指數低迷和評論區程式化的應援,也預示著該片粉絲向和不出圈的隱性危機。
想看的上限走低,背后是觀眾選擇權的萎縮,清明檔頭部影片聚焦聾啞人、刑滿女性、性侵受害者等邊緣群體,片方為規避《哪吒2》延期的票房虹吸效應,將中小成本項目集中投放清明檔,形成安全區內卷。這種策略反而稀釋了單部影片的市場空間,婦女節檔期“八片混戰、無一破億”的局勢或將重現。
截至3月31日下午發稿時,清明檔總預售票房突破2000萬,頭部影片《不說話的愛》點映+預售破千萬領跑,遠遜于2024年同期《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預售破兩千萬的成績,更不妙的是,重映片《熱烈》以240萬的成績位列第三,這種重映中的粉絲沖預售,更是暴露新片市場號召力的集體塌陷。而隨后將于清明檔次周進行的《速度與激情7》重映,更是道出了春節檔繁榮的暗面——當市場需依賴舊片填補檔期真空時,內容生產的危機已無可回避。
與此同時,引進片方面則呈現IP老化與類型單一的當下通病,2025年清明檔的兩部進口片顯然在IP吸引力和內容體量上,都略顯干癟。
從預售來看,游戲改編的《我的世界大電影》不溫不火,多家媒體預測總票房勉強破億,日漫IP《機動戰士高達:跨時之戰》增速緩慢,與往年《哥斯拉大戰金剛》系列和動畫霸榜的盛況形成鮮明對比,這一潰敗揭示了引進片市場的結構性危機,從IP受眾局限到類型單一。
高達系列在內地始終未能突破“核心宅文化圈”,《機動戰士高達:跨時之戰》在庵野秀明的加持下,雖“機甲對戰+政治隱喻”的敘事模式有所創新,內容上也致力吸引新觀眾入場,但82分鐘下搖擺的創作態度讓其無法左右逢源受眾,日本本土票房僅2139萬美元,更加反襯出進口片個人IP(宮崎駿、新海誠)和系列IP(《哥斯拉大戰金剛》)的價值。而《我的世界》,更為考驗“爆米花爽片定位通吃市場”,在當下時代的合理性。
清明檔能否走出“偽檔期”陷阱???????????????????????
2025年清明檔的票房預期,在《哪吒2》的余波與片海的夾擊下,或創除疫情影響外的新低。2025年清明檔的集體避險,內核是片方對《哪吒2》票房壟斷的被動回應——通過擠入安全檔期搶占排片規避風險,卻加劇了競爭走樣與市場內卷。
這種策略的代價是非檔期市場趨于真空化。整個3月票房僅19億,工作日單日大盤低至1400萬。反觀往年《周處除三害》在非熱門檔期憑借“暴力美學+哲學思辨”的長尾效應逆襲,證明中小成本影片無需依賴檔期紅利,只需精準觸達分眾市場。行業亟需擺脫“檔期賭徒”心態,轉向內容深耕;但多數影片仍困于議題通脹。例如《向陽·花》雖以女性互助為賣點,但其在短視頻平臺的營銷策略,卻多以趙麗穎個人內容為主打,將刑滿女性的生存困境泛娛樂化,用“大象新聞打假”的噱頭,消解了原本現實議題的嚴肅性。若邊緣群體淪為流量密碼,觀眾對現實題材的信任危機已不可避免。
2025年清明檔的提前遇冷,實則為行業敲響雙重警鐘,恰是行業覺醒的契機。可能某日當觀眾不再為檔期買單,唯有以情感共鳴為錨點、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中國電影方能從偽檔期陷阱中突圍,邁向內容為王的紀元。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